實戰理論:大戶靠沽空狂撳錢 - 沈振盈

實戰理論:大戶靠沽空狂撳錢 - 沈振盈

自上次聯儲局議息後,股市走勢急轉直下,市場解釋為「扭曲操作」(OT)乃沒有用處的政策,投資者不收貨。其實跌市的主要原因,仍然以歐債問題的影響為主,就算沒有了QE的期望,影響也只是短暫的。
前晚伯南克再有演說,指出財政政策才是最有效的挽救經濟良方,並不會再倚重貨幣政策去救市。美股在其演說後,先是大幅波動,但到尾仍能轉跌為升,大升153點。
美國政策近數月的做法其實是正確的,長債息率下降,變相已達到減息的作用;不再做QE,令美元回升,壓低了通脹,對經濟幫助至大。未來再推行的奧巴馬方案,增加就業職位,完全是治本的政策。最終能否救,以及何時可救得到?此刻難作準確的判斷。但最起碼沒有一錯再錯,這就已是一個希望。

對股民百害無一利

至於歐債問題,大家都知道要刻不容緩去作拯救,但問題在於各國皆有自己的利益考慮,當中的過程實會拖拖拉拉的。現在只可以等,相信最終大家都不希望重蹈08年金融海嘯的覆轍。
最近七大證券商會聯名提議禁止沽空,當然一定遭港交所(388)及財經事務科反對。連DavidWebb都開口話反對禁止沽空,理由當然就跟官腔一樣。大家都明白,股市升跌有序,跌市是頗為正常的,但香港的沽空制度卻製造了市場立體操控的平台,令對冲基金加大了「撳錢」的機會。
港股市場已有期指、期權等衍生工具作對冲,其實已經足夠,沽空股票作用其實不大,只是用作壓低股價,令大市跌得不合理,從而製造恐慌,以便於衍生工具市場獲利。基本因素有問題,基金減磅,股價跌很正常。沽空制度的出現,會令跌勢加劇,跌幅加大,對投資者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之政策。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