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社炳報道】滙豐銀行客戶張先生,早前到分行填表登記領取政府派發6,000元,上周六收到銀行的確認短訊,細看下發現短訊所載的銀行戶口號碼並非其戶口。張先生一度擔心銀行「入錯錢」。
滙豐銀行證實,事件是職員處理客戶申請時,錯誤輸入手機號碼,強調過數時會再核對資料,以確保發放款項無誤。
政府透過銀行派發6,000元,每宗登記銀行都會向政府收取15元手續費,單是銀行收取的手續費,總額就達8,140萬元。銀行收公帑做登記,卻被發現接連出錯。張先生登記了資料後,上周六收到銀行的確認短訊,但當中的戶口號碼不是他的。張先生怕銀行「入錯錢」,於是撥打發出短訊的六字頭手機號碼查詢。
發第二個短訊更正
接聽者自稱是滙豐銀行職員,叫張先生提供資料核對。張先生擔心是電話騙案,隨即掛線。不久後,他再收到另一確認短訊,當中列出的戶口號碼無誤。
據了解,錯誤的戶口短訊,是另一客戶與張先生的手機號碼相似,銀行職員輸入時出錯,輸入了張先生的手機號碼,所以他先收到錯誤短訊,其後的第二個短訊,則是銀行職員根據他填報的正確資料發出。
滙豐銀行發言人證實,因手機號碼輸入過程發生錯誤,導致短訊錯送到事主手機,對事件引起不便深表歉意。
滙豐強調不會因手機號碼資料的問題,妨礙登記人收取6,000元。銀行會查核登記人在表格上提供的身份證號碼和戶口號碼,確認與銀行的賬戶記錄無異,方會發放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