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輕人越來越無耐性的新世代,傳統事物好像漸漸被遺忘。還好,仍然有些人願意為一群公公婆婆記下他們的活歷史,他們的秘傳食譜,讓傳統得以傳承。今次便有年輕讀者Kevin要挑戰這群老爹媽的秘方食譜,看看是否真的薑是老的辣!
記者:謝翠玲
攝影:黃子偉
《老爹媽思廚》傳統秘方
簡亦樂MCCMCreations製作的《老爹媽思廚》是一本超越傳統食譜的故事書。書內輯錄了一群公公婆婆的下廚秘方,也有他們的動人往事,童年往事、戀愛和日治時期和六七暴動的生活點滴,構成了歷史課本以外充滿人味的真實歷史。
挑戰讀者KevinFung
正職為廚師的Kevin專長是烹調西餐,但日常也喜愛家常傳統小菜風味,這次正好試試這些傳統秘方。
售價:$165
售賣點:PAGEONE
又一城店(27782808)
五更飯
五更是指凌晨3至5點時分,這個五更飯是李婆婆年輕時每到冬天便要在四更(凌晨1至3點)起床燒柴煮給丈夫吃的補身飯。之後她還要做早飯給家人吃,累得經常在廚房睡着。
材料
白米/清水各1米量杯、雞肉(切粒)40克、冬菇(已浸切粒)2隻、腰果8粒、青豆粒/米酒各1湯匙、薑茸2湯匙、油/糖/豉油各適量
做法
1.冬菇粒以油、糖、豉油及薑茸醃好,備用。
2.洗好的米連水同放小砂煲中,加蓋,以小火煲滾,加入冬菇粒、腰果、雞肉,蓋上蓋繼續煮。
3.待水乾後下青豆粒,再蓋上焗5分鐘。
4.加豉油和米酒,熄火,稍焗5分鐘即成。
挑戰後感:平日烹調多是醃肉,此飯卻不醃肉只醃冬菇,最初懷疑食譜寫錯,但煮出來後,發覺冬菇味滲入飯中,味道更香。
黃糖芋頭
身為家中長女的郭婆婆,13歲到塑膠廠做女工。這道黃糖芋頭以糖漿包住芋頭,是每年團年飯必做的菜式,郭婆婆更自創鹹甜版的黃糖芋頭,別有一番風味。
材料
芋頭半個、薑4片、黃糖(搗碎)2片、水適量、葱花/蒜茸各1茶匙、鹽少許
做法
1.芋頭削皮切塊,備用。
2.燒熱鑊下油,開中火,下薑片爆香,加入芋頭。
3.芋頭炒至微黃,加黃糖碎、葱花、蒜茸和鹽拌勻,加水至剛到芋頭面,加蓋燜約20分鐘至芋頭腍身即成。
挑戰後感:這次試婆婆自家改良的鹹甜版,不下葱花、蒜茸及鹽,便是甜吃版可當甜品。
香滑豆腐花
年紀小小便幾番飄零的李妹女婆婆,被父親賣掉後幾番折騰,終於來到香港跟母親團聚。初來香港,一口鄉下話,全靠好心腸的堂姐給她做「可以幫助我快點學懂廣東話」的神奇愛心豆腐花,她說「現在仍然相信豆腐花有神奇功效呢!」
材料
原味豆漿600毫升、熟石膏粉1/4茶匙、粟粉11/2茶匙、水200毫升、薑/片糖各1-2片
做法
1.熟石膏粉、粟粉拌勻,加入100毫升豆漿日開成粉漿備用。
2.餘下豆漿以小火煲熱後,立即熄火。
3.將熱豆漿和粉漿同時由約1呎的高處倒入器皿內,封好,放置20分鐘備用。
4.將水、薑和片糖煲成糖水,吃時加入豆腐花內即可。
挑戰後感:豆腐花食起來滑嫩,但撞粉漿要均勻有點難度,要多試一兩次才可掌握更佳效果。
缽頭雞
這個雞菜式可說是李伯伯美好的童年回憶美食,小時候他不愛吃雞,直到有一次爸爸給他弄了這個缽頭雞後,他對吃雞的態度便有180°轉變!
材料
雞半隻(450克)、麻油/冰糖碎各1湯匙、米酒半杯、老抽/頭抽各2湯匙、蒜頭(剁茸)3粒、薑(剁茸)2厚片
做法
1.雞洗淨,抹乾水,斬件,下麻油、冰糖、米酒、老抽、頭抽、蒜頭和薑醃20分鐘。
2.將雞件排在缽內,以牛油紙蓋着缽,緊貼缽邊壓實,以繩固定,密封好。
3.煲滾水後,放入缽,隔水以大火蒸18分鐘即成。
挑戰後感:易做又香的蒸雞,但蒸出來的雞油有點多,要除掉部份雞油才上枱會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