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民國範兒?就是民國時期的時尚、品味、風範,是長衫旗袍,是《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東流》等電影,是學術自由、教授治校的大學,是畫家陳丹青筆下「各色人等坦然率真那股勁」,是初步融合古今中外的現代文明。
反右 文革改造國民風範
民國範兒為甚麼沒有承繼下來?不只因為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開始就偏安東南一隅,更因為中共建政後通過反右、文革,將國民、社會的範兒改造了,從服裝、歌曲、電影,到思想、文化,讓陳丹青哀怨:「只可惜民國的整體風範,民國的集體人格,才告確立,才有模樣,就中止了,改道了,無可挽回。」
如果說,中共建政後的前30年,是民國範兒被改道,那麼,最近的30年,就是文革範兒被改道。不要文革範兒,容不下西方範兒,回不到民國範兒的軌道,於是在政治封閉、經濟開放的背景下,富二代、官二代的時尚就是晒錢、晒爹,由此形成二代範兒,由此形成郭美美、盧美美等「名媛」,由此形成李剛、李雙江等名爹。內地網民挖苦:四大名爹,總有一款你傷不起。
不過,風水輪流轉。過氣的民國範兒、文革範兒,還有西方範兒,總有搶了二代範兒鏡頭的時候。民國範兒中「坦然率真那股勁」回不來了,但長衫旗袍仍有流行的時候;文革的忠字舞曾經成了電影中、舞台上被譏笑的表演,但如今又在重慶等地的唱紅潮中出現在街頭。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自己搬行李、搭飛機只坐經濟艙,盡顯歐美政治人物的範兒,讓愛之、恨之的中國媒體吵成一團。
各種範兒,各展風騷,本來不是壞事,只是中共當局哪裏容得下?將於10月15日舉行的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將研究文化體制改革,實質上是要強推中國特色的文化及中國特色的國家主體價值理念,目的是對抗西方文化與普世價值,結果只會是允許二代範兒、文革範兒流行,不准民國範兒、西方範兒出頭。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