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讀Interview,在我藏書並雜誌的空間,雖然沒有Vogue、ID等等數量多,相信也有不少舊版Interview。
如人如物如書,總有起落時,它曾經是潮人聖經(Vogue,尤其美國版亦曾老套,大路)世上不少潮誌追隨學習對象;潮起潮落,它下去了,它的一眾克隆版本也亦命同。
9月Interview的封面是MertAlas&MarcusPiggott鏡頭下除紅唇透出墨裏蔻丹,黑白神秘AnneHathaway造成吸引外,Karl爺Lagerfeld訪問前法國Vogue主編CarineRoitfeld,羅蘭赫頓訪問設計師MichaelKors……還有色迷一代男TomFord訪問MarisaBerenson;亦是引動購書主要原由。
不因TomFord的訪問,重要是被訪者瑪麗莎.貝倫臣,聖羅蘭稱她70年代女孩代表,繼《威尼斯之死》,《歌廳》及《亂世兒女》(BarryLyndon)而一度被視作荷李活明日之星,更認定拍攝亂世佳人續集演史嘉烈最佳人選;一段與著名製片的婚變,主角做不成,電影續集也隨風飄逝,而她的電影事業自1975年暫止,直至今年才在TildaSwinton監製亦任主角的意大利電影《IamLove》出現,演出優雅祖母角色。邁克曾因此十分失望;美人的確是美人,雖然嘴唇整理過也相信打過Botox,演繹比她當時剛踏入60歲年長得多的老婦角色着實雍容。不論女人,或男人;重要,還是老得矜貴,自然。別過水銀燈下近三十多年,再現,她還是我心目中《歌廳》裏十分高貴猶太富家女蘭朵小姐。
TomFord的問題實在一般,極不精采,要問的我們早已知道;重要還是頗平實謙虛的回答。對一個VanityFair,真正見過世面名利場中人的貝倫臣,答案未免太平易近人。
例如她不認為自己曾經高度美艷,不肯定是別人眼中目的物等等。然而這名一度被潮流Icon教頭DianaVreeland調教出任她當時作主編美國Vogue封面人物,帶到巴黎露面的十多歲女孩,來頭絕非一般拿筆晒名的自封名門淑女,絕對貨真價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