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同牀唔知被爛」 - 李碧華

「唔同牀唔知被爛」 - 李碧華

通脹肆虐百物騰貴,偷珠寶名牌的少,偷民生用品及食物者一天比一天多。港聞版上的竊賊,都是偷月餅、壽司、米……還有飯盒。
店員和警察追出捕獲,發現是個飢餓的失業漢,熬不過才偷食物果腹,因氣力不繼跑不動,方就擒。
也有主婦在超市偷豬肉,為給家人煲個肉湯。台灣有年僅十五歲的小爸爸,沒錢給半歲大女兒買BB奶粉,搶劫路人。奶粉和尿布是「必需品」,自己不吃也得餵BB。至於小媽媽哪兒去了?問亦無謂。
偷的不是鹹書手機電腦太陽眼鏡安全套口香糖,也非胸圍底褲,成年人偷食物還馬上塞進嘴裏,吃飽再受罰吧,特別悲涼。
大家覺得小眉小眼何必呢?誰知窮途末路背後是個什麼故事?有句俗語:「唔同牀唔知被爛」,一定很親近方才明白苦況。而且他們也不想解釋。後面還有兩句:「同你講,你唔明;同你去,你嫌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沈默是一點殘餘的自尊。
社會中善長提供廉價甚至免費膳食,體諒飢餓很難說得出口,微笑着遞上一碗麪一碗熱飯,盡在不言中了。可惜慈善「散戶」仍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