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劏房問題延伸至陰宅。有讀者向本報投訴,指家人30多年前於鑽石山志蓮淨苑購買了六個長生蓮位,近日各被「劏開一半」,每個蓮位由原來的2吋闊乘6吋高,縮少至只有1吋闊,高度則無變,位置亦由原來的中央靚位,被移至牆壁右上角,質疑志蓮淨苑為騰出位置賣新位賺錢,擅自縮小原有蓮位。志蓮淨苑稱正跟進個案。
記者:林社炳、陳凱迎
投訴人何小姐表示,家人早在1973年花數千元向志蓮淨苑購入6個長生蓮位,其後志蓮淨苑重建,家人也有捐款,所購的蓮位位處中央位置。去年她發現淨苑正在裝修;昨日她再到該處,竟發現家人所購的蓮位全被移至右上角,每塊牌更由原來的2吋乘6吋,減半變成只有1吋闊,高度則無變,「要望遠鏡先睇到」,牆上另有大量空位。
「佢係咪為咗騰空啲位嚟賣賺錢,就縮細我哋啲位?」何質疑說。她昨就此向志蓮淨苑查詢,一位職員回覆稱,自己於該處工作20年,能保證沒有縮小蓮位;又指裝修後蓮位由原來的膠牌變成竹牌,又刻上外框,估計因此影響了視覺效果。志蓮淨苑昨回應本報查詢時,稱正跟進個案。
記者昨到志蓮淨苑視察,見不少後人要義工用雷射筆指點才找到先人位置。有義工說:「啲位細過以前小小,後人寫字越多愈難搵。」記者亦見有不少空位。有代理透露,志蓮淨苑的長生蓮位每個平均售約3萬元,最貴則要10多萬元。
另外,被裁定違反土地用途的元朗龕場明月山,昨午有一家人前往拜祭,起初吃了閉門羮,到辦事處理論後離去,約下午3時,該家庭再返回明月山內拜祭。反對龕場的居民黃先生指,明月山令附近地價大減,促政府要求明月山還原。
紫雲仙苑見記者即關門
同屬違規龕場的流浮山紫雲仙苑昨則大開中門,如常讓子孫後人入內祭祖,但看見記者到場即關上大門。有前往祭祖的市民說,數月前才花幾萬元買位安放先人,看新聞才知龕場違規,現不知如何處理。負責人昨聲稱已沒有再出售龕位。
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發言人何佩嫻指,被發展局列為違規的65個骨灰龕中,有14間原正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但自明月山敗訴後即暫緩申請,目的是拖延時間繼續經營。大聯盟要求政府成立法律訴訟基金,協助已在違規私營龕場買位的市民追討賠償,並禁止違規龕場再賣廣告,以免有更多消費者墮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