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問,如果孫中山沒有把總統的大位給了袁世凱,會不會影響了以後的中國政局。我的答案是不會,假設性的東西即是從來沒有實際出現過的,所以也從來不會構成一條命題。假設只是猜測不是命題。《辛亥革命》令我讚賞的另一個地方是孫中山對四大國銀行主腦以分餅的譬喻來說他們在華的利益。這不管實際是否在如此情景之下說,但實際上孫中山那一番話幾乎就等於是承認四大強國在華的利益,而這些都是不平等條約簽下的喪權辱國行為。孫中山等於是間接承認了這些行為。歷史的確是不能以非黑即白的角度去看,他急於求助就像他希望快點完成統一,將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都是現實和道德的問題。電影在非常謹慎的劇本下,難得是保持立場中肯,讓觀眾自己去解讀。當然最後的擦鞋仔字幕實在令人慨嘆,慨嘆的不是成龍,而是有這樣的國家,自有這樣的人。
張黎拍得非常有動感,幾乎絕無冷場,最教人拍案叫絕的是演袁世凱的孫淳,很有一股奸臣而又野心宏大的壓迫力。
撰文:張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