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富豪爆煲新聞不斷,市場擔心一直撐起本港零售市道的「北水」,威力或不再。估值偏高的本地零售股,連日來繼續插水,1個月股價已唔見咗一半。不過,一眾本地商家表示,近日黃金周銷情仍然暢旺,生意續見10%至30%增長;零售管理協會亦指短期未見本地零售有太大風險,不過如歐美危機惡化,明年市道或會有影響。
記者:吳綺慧、陳健文
零售業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暫時未見到內地旅客的消費力有很大變化:「唔會幾十萬人落嚟都喺富豪,我唔喺咁悲觀,始終內地中產階層的數目不斷上升,打工仔人工高咗,先最帶動到香港消費。」
歐債爆煲勢損出口業
不過,麥瑞琼坦言,如歐洲債務危機最後真的演變成有國家破產,對環球經濟都會做成很大牽連,內地出口或遭受打擊:「家內地打個乞嗤,香港都會感冒。零售商近年營運成本膨脹得好厲害,如果佢哋生意增長有少少放緩,利潤能力都即刻受到影響。」
而深受內地闊太們歡迎的名牌手袋店米蘭站(1150),其營銷總監陳漢量亦表示,於過去數個星期未見內地客人的購物情況出現異樣,個人亦不感受整體生意表現有受到影響。
六福(590)董事兼財務總監羅添福則表示,縱使近日壞消息不斷,但他們生意未見有轉勢迹象:「你見條街仲迫滿人就知啦!呢排我地仲賣多咗黃金,金價跌咗佢地覺得好抵買,消費同之前差唔多,完全唔覺有手緊到。」羅添福估計生意仍會有10%至20%增長。
護膚品同樣是內地同胞必掃項目之一,卓悅(653)執行董事陳志秋表示:「我哋賣啲係必需品,就算股市、經濟差少少,我哋都唔會有太大打擊。經濟唔好女人都唔會唔化妝!」陳志秋預料,黃金周生意或會受到打風及天雨影響,會相信仍會有雙位數的升幅。
零售貨值升29%遜預期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佈,8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約343億元,按年升29%,略遜市場預期的30%。
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會密切留意全球經濟環境漸趨不明朗,對本地消費意欲可能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