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烹飪節目《大廚出馬2》,經過初賽、複賽及決賽三輪大戰後奪冠的大廚─帝苑酒店東來順主廚陳國強,擅長淮揚菜,他的菜式,未食其菜,單聽其名,已感受到一份中國傳統的書卷氣息。先改菜名,後做菜,是近年陳師傅的獨門心得,他說:「煮嘢食,好似孕育小朋友,最緊要先改個靚名!」
要在廚藝比賽中勝出,菜式除了要色香味全,更要有創意。陳師傅的創作靈感來自書本,早年他看中西廚藝書籍,看圖片想新菜。近年他較愛參考純文字的中國古典飲食書籍,追溯菜式歷史,至今已參閱超過50本古典飲食著作。提到《紅樓夢》的菜式,更是如數家珍:「我最記得一道『茄鯗』,提到個做法,真係你諗都諗唔到!」
先改名 後畫圖 然後烹調
「螺螺多姿」、「醉人蟹后」等菜名,除了出自成語典故,不少是從《紅樓夢》取得靈感,故具有浪漫詩意。他說,設計新菜時,佢先改名,再畫圖樣,慢慢砌出菜式。
少年食神林澄光欣賞陳師傅對食材選用的執着,「佢除咗功夫好,揀食材仲好有心機!」他曾吃過陳師傅煮的一味「水煮櫻桃」田雞菜式,陳師傅為令辣味更濃,特地從四川找來青色川椒。知名食評人梁家權也曾光顧東來順,他覺得東來順中菜比其他酒家做得精緻,「賣相好係其次,最欣賞佢個做法好精細,睇得出師傅好有心機。」
陳師傅煮蟹最拿手,招牌菜「上海年糕炒大閘蟹」。新設計的大閘蟹凍食「蛋泡酒釀大閘蟹」(價錢待定),將大閘蟹肉及蟹膏炒熟作餡料,釀進蟹殼內,在表面淋上蛋泡,造型別致。啖啖蟹黃甘香味美,不太愛吃大閘蟹的人士,可能會覺得有點膩。
不過要數最得心應手的菜式,陳師傅說是「煎釀豆腐」,「唔好睇小煎釀豆腐,越簡單嘅菜式越易疏忽,煎釀豆腐最考耐性,豆腐太猛火會燶,要用中火慢慢煎。」
好學不倦 學埋外國菜
烹飪不能單靠紙上談兵,好學不倦亦是成功秘訣,除了中菜,陳師傅還會不斷學習外國菜做法,試過大閘蟹煮意大利粉,「我哋呢行做到老,學到老,酒店有咁多餐廳,咁近城隍廟,點解唔學埋佢。」
記者:張韻珊 攝影:梁志永
刀工見功力 豆腐幼如髮絲
《大廚出馬》節目,要求參賽大廚在指定時間完成菜式,餸菜要色香味全更要有創意,不但考驗廚師的經驗,亦考臨場表現。陳師傅以「雲彩文思豆腐羮」應付初賽,原因是對自己的刀工有信心。初賽限時15分鐘內完成的豆腐羮,豆腐切得像髮絲一樣幼細,遠看似蛋花。陳師傅解釋,這湯羮是江南傳統口味,配搭淮揚特色葱油餅。「淮揚的葱油餅較薄身,香味較濃,切開風乾後會更香。」豆腐羮單點68元,葱油餅一底68元。
至於複賽,陳師傅以「醉人蟹后」應戰。美妙的名字背後,其實是3道磅蟹菜式,以3種蟹肉做成,菜式經陳師傅精心鋪排,味道由淡至濃,吃時須依次序,單點288元。
第一道「牛油果蟹肉沙律」,用上最適合作冷盤的紅蟹肉,混合牛油果日式蛋黃醬,蛋黃醬的甘香,融和紅蟹肉的鮮甜味。第二道「酒釀蛋泡蟹鉗」,吃的是蟹肉質感,陳師傅選用肉蟹鉗,墊底的蛋白以蟹汁上湯打成,混合玫瑰露汾酒,濃郁的酒香味帶出蟹的清甜。第三道「蟹肉銀絲卷」,當造黃油蟹蟹膏放於煎香的銀絲卷上,蟹膏甘香無比,銀絲卷吸收蟹油。
「螺螺多姿」夠矜貴
進入決賽,陳師傅應戰的菜式「螺螺多姿」,更考功架,更矜貴。陳師傅說,光是創作「螺螺多姿」4道菜,用掉16隻價值逾2000元的大響螺,不惜工本練習,還有高層幫手試菜。
4道響螺菜式包括「堂灼冰鎮螺片」,以大響螺切成薄片灼熟,再過凍清湯,用粉皮墊底,螺片入口爽甜清香。「鐵板清酒花螺」黑點花螺肉以少許清酒及海鹽炒熟,吃的是螺肉天然鮮味。「蜜豆仁海螺崧」,響螺肉切粒,拌蜜豆仁、茭白筍及甜紅椒炒成,啖啖爽口。壓軸的「螺皇松茸湯」,以大響螺、海角螺、乾螺頭,配日本鮮松茸、赤肉豬𦟌及老雞燉6小時,無味精的湯水,每口都是螺肉清甜味。單點一客6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