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英辭行會後,相信選舉工程會快馬加鞭。佢利用香港人求變之心,唐唐振英雖同屬建制,但振英與權力中心相對距離較遠,因此佔了有利位置。求變之心人人有,但知易行難,講就天下無敵,要做出成績就好難,只因官僚主義積習已深。
最近不少部門搬入添馬艦新總部,本來人人心情興奮,總部外觀宏偉,比起中環雪廠街政府合署新得多,但入到新辦公室,大家發現除了大堂及電梯新之外,內籠裝修間隔同舊寫字樓冇分別,新瓶內載的是舊酒。因為負責的行政署係按照一套70年代舊標準去做裝修,好似不同級別官員間房大小、秘書位置等。近年好多寫字樓已經改成彈性較大方式去劃分工作間,亦會劃出較大的休憩空間,擺張小圓枱放架咖啡機,俾同事Relax傾兩句。但新總部係用幾十年前標準,Out晒。
AO聽到立法會新大樓頂樓設有露天咖啡店,又有自己健身中心,大堂藝術品又有品味,心理唔係好好受。立法會裝修由秘書長Pauline揸旗,秘書處已非公務員,自然彈性大得多。
官僚制度落後亦反映在小小原子筆之上,大部份官員都唔會用政府採購的原子筆,因為唔好寫,而好寫的Uniball水筆較貴,不符政府價低者得採購政策,而冇人用嘅原子筆照入貨積壓在倉。
問責制先天不足
回歸後政治掛帥,問責制先天不足,欠缺普選民意支撐,道德形象難建立,幾叻人馬入閣都變成私人幫派,政治酬勞。擴大問責制就後天失調,為令文官放心,以輪選高級公務員方式挑選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結果挑了一批欠缺政治能量的A貨政務官。官僚仍牢牢掌握住推動政策的權力,而傳媒與泛民因一開始已反對問責制,故實施時出現親疏有別,有違核心價值,令政務官比問責官員在社會上更獲公眾信任。
而問責官員仕途不明,難抱專業從政態度,入政府變成鍍金整靚份CV再出去搵份筍工。如此政府點先至可以有足夠管治能量去克服當前矛盾呢?
唐梁都可交出一份亮麗政綱,迎合市民求變之心,但下屆政府有實踐能力嗎?沒有好制度加上合適的專業政治人才,符合主流價值的一套政治論述,強大的政治資源網絡;如政黨、傳媒、智庫、學術界及意見領袖支持,難道一次小圈子選舉可改革香港嗎?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