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13個月,奧巴馬為成功爭取連任,即使早知會遭共和黨議員否決,亦要提出向富人加稅的措施,因為對於美國選民而言,經濟情況決定一切。所以若要在處理內憂外患問題中二擇其一,相信奧巴馬會選擇前者。而當前美國經濟問題的棘手程度,已令奧巴馬頭昏轉向。換言之,奧巴馬在餘下任期,根本無暇處理外交,而蟄伏良久的地緣政治危機,隨時一觸即發。
自去年10月中期選舉過後、共和黨重掌眾議院的控制權,使奧巴馬變成了跛腳鴨總統。莫說是挽救經濟的新就業方案及加稅措施,即使是他最引以自豪、視為可名留青史的德政──醫保法案,也正受到26州挑戰,等候美國高等法院裁定法案有否違憲。
事實上,奧巴馬得以當選總統,有很大程度要拜雷曼爆煲所賜。然而,標榜「改變」的他,在處理金融海嘯的方法上,其實與前任小布殊分別不大。他也是以穩定銀行體系為大前提,結果予人盡是討好那班金融界精英的印象。此舉卻同時激怒了民主黨人及共和黨中的右翼人士,後者已組成了茶黨新勢力。
須解內憂挽選民支持
奧巴馬現時的支持度只有41%,傳統而言,若尋求連任總統的支持度低於35%,那便可提早告老歸田。值得一提的是,奧巴馬於08年當選總統時,並非以大比數拋離當時共和黨的對手麥凱恩,那年有47%選民投票給其他候選人。由於不是大熱勝出,連任勝算便大打折扣。以現時形勢,他再經不起民主黨人的唾棄,必須集中處理內憂,推出獲得民主黨人支持的方案,方能力保不失。
外交事務方面,北非利比亞局勢未穩,中東敍利亞又陷入內戰邊緣,區內最會殺人一個措手不及的國家伊朗,其海軍司令薩亞勒(HabibollahSayari)上周又突然表示,要將一艘伊朗軍艦駛近美國水域。雖然伊朗經常都「得把口」,但這番說話已屬「極度大膽」,反映這些國家均知道奧巴馬在未來13個月都無暇理會自己,作出測試底線的言行。
國際油價因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紐約期油上周五收低於每桶80美元水平,報79.2美元的逾13個月低位。不過,若在未來數月再爆發一次類似「阿拉伯之春」,油價又會急速爆升,令經濟前景更加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