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樂施會調查發現,在職貧窮家庭每人每日可負擔的食物開支約30元,但成人和兒童平均每天需花費66.6元及47.5元,才能在街市買到一日三餐所需的營養膳食。該會指,貧窮家庭為省開支「食少啲、食差啲」,水果、牛奶等更是「奢侈品」。由於未能攝取足夠營養,貧窮家庭兒童偏瘦、較輕,影響發育,建議政府提供膳食津貼。
無能力給孩子食飽啲
陳太一家四口租住灣仔舊樓,家庭月入約一萬元,租金佔入息七成,惟有節衣縮食,「以前一星期都會有一次煲湯飲,家都冇乜滯,對上一次飲湯已經係中秋嗰日。」通脹加劇,陳家一日三餐以菜、蛋為主,肉類欠奉,其13歲兒子因未能攝取足夠營養,身體較差,「個人成日冇精神、好攰咁。」她哽咽道:「我都想畀佢哋食飽啲、畀啖湯佢飲,但真係無能為力」。
陳太每天都想盡辦法「慳得一蚊得一蚊」,除專攻超市特價和冰鮮食物外,又會待街市收檔前買「五元一兜」平價菜,周日子女毋須上課,早、午餐會「兩餐一齊食」。
食物價格飆升,樂施會聯同四個非政府組織今年8月22日至9月4日,走訪全港19個街市,搜集食物價格,並按衞生署的「飲食金字塔」,為6至12歲兒童及在職成人設計一份為期一周的基本均衡營養餐單。調查發現,兒童及成人平均每人每天需47.5元及66.6元才可買到足夠和營養均衡食物,但他們每日可負擔的食物開支只有30元,即需額外付出17.5元及36.6元,才能攝取足夠營養。
石塘咀街市食物最貴
調查也發現,中西區石塘咀街市的食物價格最高,其次為天水圍頌富街市,深水埗北河街街市食物價格最便宜。
樂施會香港項目倡議幹事黃碩紅表示,貧窮家庭面對食物價格上漲,生活艱苦,希望政府推出「鼓勵就業膳食津貼計劃」,津貼貧窮家庭一半的膳食開支,又建議關愛基金提高學生膳食津貼金額,由現時225元增至38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