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卡引路徑 帶視障者去空櫃位

關卡引路徑 帶視障者去空櫃位

【本報訊】香港復康聯盟巡查半年,發現香港、澳門和廣東省13個口岸的無障礙設施都有問題。有視障人士在落馬洲口岸過關,想沿引路徑走到入境櫃位,卻走到關閉停用的櫃位;坐輪椅的殘疾人士乘船往來港澳,要靠職員協助,絕非百分百無障礙。
視障人士葉雲龍說,經常與粵港澳三地的視障朋友交流,發現部份口岸雖有地上引路徑,但卻有障礙物阻擋去路。他曾在落馬洲口岸過關,沿着視障人士引路徑,前往出入境櫃位,但櫃位卻是暫停服務。他又指香港港澳碼頭和澳門氹仔臨時客運碼頭,都欠缺引路徑,要靠別人協助才能過境。內地口岸的引路徑更放有指示牌,視障人士易被絆倒。

實地視察13口岸

香港復康聯盟去年9月至今年2月,陪同視障、聽障及使用輪椅殘疾人士,實地視察粵港澳三地13個出入境口岸,部份除欠引路徑,出入境櫃台也過高,通道又太窄。直通車與月台高度有落差,直通車通道容不下電動輪椅,廣州部份地鐵站又欠缺升降機,往來澳門渡輪欠缺安全泊位,對坐輪椅殘疾人士帶來不便。
香港復康聯盟主席張健暉指,三地的殘疾人士出入境旅遊、探親及工作的人數不斷上升,卻面對困難重重;重陽節將至,也難回鄉祭祖。巡查調查結果顯示,三地殘疾人士設施未做到百分百無障礙,殘疾人士要靠別人幫忙。他估計,本港殘疾人口約佔10%,加上人口老化,對無障礙設施的需求將有增無減。香港復康聯盟建議當局,設計無障礙設施前先聽取殘疾人士意見,並用心思設計適切的設施,而不是虛應政策,浪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