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十.一國慶長假前,人民銀行、監察部、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國家預防腐敗局等七部委組成聯合檢查組,在北京、上海兩地開展多用途預付卡不正規行為的檢查。
預付卡又叫儲值卡、消費卡、智慧卡、積分卡等,顧名思義就是先付費再消費的卡片。目前預付卡的發行機構有很多,包括電信、銀行、商場、超市、餐飲、娛樂、美容、理髮等各個行業。預付卡一直助消費,亦正如此兼預付卡涉及一般人,站在監管機構角度,預付卡私監管十分重要。
提出整改意見
一直以來,人行規定不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1000元(人民幣.下同),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5000元。不過,有發行機構在登記上已未能按規則辦事。再者,如果把預付卡的發行企業視為銀行,備付金就相當於客戶存入銀行的儲蓄,資金是否計入利息也具爭議。
針對上述問題,檢查組對被檢查機構進行了嚴肅批評,提出了整改意見。為此,人行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盡快發佈預付卡業務、備付金存管等相關配套管理制度,規範預付卡經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