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水埗區舊樓林立,早已是發展商瞄準收購重建的地區,一年來收樓步伐加速,原租住舊樓劏房的草根被迫離開家園另覓居所,令盤少客多,租金越升越高。現時百餘呎唐樓劏房月租已升逾4000元,呎租達40多元,相當於太古城的水平,甚至等同九龍站望維港海景豪宅。面對瘋狂的租金,上樓公屋卻遙遙無期,低下階層何去何從?
記者:梁御和
去年4月政府將強制拍賣門檻由九成放寬至八成,收樓公司及發展商收購市區舊樓囤地發展更為順利,低下階層聚居的深水埗舊樓也成為目標之一。宣稱每年目標收購4000伙舊樓單位的田生地產,便是區內的活躍分子。根據該公司資料,08年至09年,該公司只收購到福榮街及大埔道兩幢舊樓,2010年收購到的舊樓卻已激增至逾75座,包括巴域街、南昌街、耀東街、福榮街、福華街、通州街及元州街。
舊區收購 基層被迫遷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組織幹事陳凱姿表示,舊區收樓對基層租戶的影響甚大,被迫遷嘅基層租客越來越多,租盤供應越來越少,令租金飛升。記者以租客身份向區內地產代理搵套房,大部份均直指「無盤」,剩餘均是以「靚裝」為賣點的劏房,一個四樓的百餘呎劏房,租金要4700元,呎租逾40元。以目前租盤市場,不但可比得上太古城有餘,呎租更與九龍站望維港煙花靚景的豪宅不遑多讓,也是美孚新邨及沙田第一城平均約20元的兩倍。
有代理坦言,「近年田生喺附近收咗好多樓,供應少咗好多,原先二千幾蚊嘅盤,已經變到三千幾蚊,近幾個月盤源極度緊張,放盤一兩日已經俾人租走,我手頭上都所剩無幾。」該代理更指,現時業主會將單位略為「批盪」,便將租金加至四千餘元。
陳凱姿補充,政府的土地政策毫無規劃,任由舊區土地清拆再建成豪宅,「最後舊樓業主買唔起,原租客租唔起,咁叫佢哋何去何從?」近年在區內收樓後重建的大多是單幢樓,以位於長沙灣道的御匯為例,365方呎單位,5月時成交價322萬元,呎價約8822元,現時放租的單位,月租叫價9800元,相等於區內基層家庭整個月收入。
有社工指出,無能力負擔貴租的住戶,多會改租面積較細和環境較差的劏房,或是較平的板間房甚至床位,也有少數遷往其他舊區。「當深水埗啲舊樓拆晒,低下階層惟有搬去土瓜灣或大角嘴,到呢啲舊區又清拆,佢哋咪又轉去其他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