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復辦的維港渡海泳本月16日舉行,起點東移到油塘工業區旁三家村公眾碼頭,游1.8公里至對岸的鰂魚涌公園,欺山莫欺水,有渡海泳師兄指在海上游泳要更加注意安全,並提醒選手們量力而為,「喺泳池練水同喺海度游,完全唔同」。
搽花士令隔海水
前香港隊代表、業餘游泳總會義務秘書王敏超表示,當年有近700人參加維港泳,復辦首屆名額增至1,000人。
他說參加渡海泳講求耐力,泳手體能是關鍵,因此泳手必須訓練有素,至於能否名列前茅,除了經驗,也可能要靠一些運氣,「睇吓係咪順水流,起跳時多唔多人阻住你」。
他指維港泳與泳灘暢泳分別很大,因泳灘外圍的防鯊網擋去大部份海浪,泳灘水面較為平靜,而泳池更是無浪可言,「維港泳個海始終有浪,記得有浪嘅時候要抬高啲個頭吸氣,唔好飲水,一飲水就會失方寸。最緊要冷靜,量力而為,掌握自己嘅時間同速度」。
他又說賽前必須有足夠睡眠,「唔好打通宵麻雀」,及早攝取足夠碳水化合物;游泳前要有足夠熱身運動,「個海會有白鮓(水母)、水螆,可以搽花士令隔住皮膚同海水,就算整親都冇咁痛」。
今年的終點更改在鰂魚涌公園,地方較為淺窄,王敏超說市民如要觀賞賽事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喺海濱長廊睇,不過可能太多人,喺後面睇嘅話要用望遠鏡」。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