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終極方案曝光加入水上的士碼頭 中央公園2014年啟用

西九終極方案曝光
加入水上的士碼頭 中央公園2014年啟用

【本報訊】拖拉逾十年的西九文化區,昨日終於正式敲定建議發展圖則。西九管理局在年初選定的NormanFoster《城市中的公園》設計上,融合其他設計方案特色,如加入水上的士碼頭、改動戲曲中心位置、引入小型藝術展館、提供街頭表演等,預料年底前可提交城規會審議,市民最快在2014年可享用部份中央公園,2015年則可使用部份文藝設施。
記者:梁德倫 盧文烈

西九管理局今年3月揀選Foster的設計方案,經半年時間修改後,昨日正式公佈西九的未來整體佈局及發展時間表。最終的建議發展圖融合了兩個落選方案的特色,包括加入碼頭發展水上的士、在中央公園內增設自由空間及戶外劇場、新增駐區藝團中心、將戲曲中心移至廣東道入口及M+博物館移至中央公園入口等。
管理局行政總裁連納智(MichaelLynch)昨聯同NormanFoster向傳媒簡介發展概念。Foster表示,今次融入其他設計方案的發展圖並非三不像,也沒有破壞原來的設計美感;相反,加入市民意見及融入其他設計方案特色後,「現在的發展圖更完善,相信往後會變得更好」。Foster重申,西九所有交通網絡都會在地底發展,可將空氣污染減至最低。

《設計藍圖中的西九景色》
文藝場地
日後西九會有極多文藝表演場地,並設有商店,以增加收入支持整體發展。

地底交通
根據NormanFoster的概念,西九會將交通網絡放在地底。

熱鬧市集
遊人可在類似市集的場地消閒購物及享受飲食。

運輸系統設於地底

10年前曾以天幕設計贏得西九設計比賽、其後卻因市民反對而令西九推倒重來,需要再參加設計比賽的Foster指,10年來香港的確改變不少,社會各界更關注環境保育等問題,規條多了,令設計更具難度,但他認為這反映世界潮流趨勢,故市民提出的意見可令整體發展方案更完善。
連納智則指,今次方案經調整後,市民能更善用西九的每一個空間和設施,公共運輸系統建於地底又兼顧環保訴求,希望市民可就發展圖提供意見,令整體規劃更趨完善。他稱,日後西九會引入可持續發展概念及設施,製造收入維持項目發展。西九管理局今日起在九龍公園文物探知館展出西九模型及發展圖,公眾可到場參觀及發表意見。

景色怡人
西九將會有一大片草地及樹林,遊人可在綠蔭下飽覽維港景色。

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張國斌批評,西九文化區終極方案仍有不少缺點,「如果學生交呢份功課畀我,我會畀fail(不合格)佢」,最致命是未有善用西九地下空間興建地底商場,解決入不敷支的問題。他又認為,當局應在西九興建一個大型文化廣場,日後安排具代表性的活動,如花車巡遊等在該處舉行。

西九建築物發展時間表

2014年至2017年:
‧2014至15年間,興建部份中央公園及小型展覽館
‧2015至17年間,興建戲曲中心、戶外劇場、當代表演中心

2017年至2020年:第一期M+博物館、演藝劇場、中型劇場I、音樂中心、大型表演場地及展覽中心、音樂劇院

2020年後:大劇院、第二期M+博物館、中型劇院II、戲曲小型劇場

資料來源:西九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