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底國宴菜 領導好清淡

熬底國宴菜 領導好清淡

國慶假期,並非要到餐廳吃國慶大餐,佐以維景煙花才有氣氛。計我話,最妙是在家中弄幾味平民國宴菜,三菜一湯亦是一樂也。我國名菜清湯蟹粉獅子頭、烏魚蛋湯、開水白菜、佛跳牆,全都是經典國宴菜式,還有一共通點,就是菜式都要有熬得出色的上湯。

記者:陳芷慧
攝影:譚盈傑

溫總:三菜一湯夠啦

國宴菜是國家主席或總理為招待國內外上賓,或慶祝重大節日而制訂的菜餚。以為國宴一定吃九大簋?錯!最初的國宴菜全是燕窩魚翅,因毛主席的一席話:「吃掉的還沒有扔掉的多,我們請外國人,四菜一湯就夠了!」當時的周恩來總理有見及此,親定國宴菜為四菜一湯。不過,因金融海嘯要節省國家經費,加上要環保,溫總指定國宴菜為三菜一湯。而國宴常以淮揚菜為基礎,滙集了各地方菜系,稍為改良以迎合國內外賓客的口味!如川菜減少了辣椒,淮揚菜減少了糖,總之一切以清淡可口為大前提。

■08年奧巴馬到北京與胡錦濤會面,兩人正欣賞國宴餐桌上的孔雀裝飾。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持的開國第一宴。

身為紅廚私房菜行政總廚及富嘉紅廚導師的吳永皓,精通懷舊粵菜,曾接受多間傳媒訪問。

開水白菜

這是胡錦濤主席最愛的經典國宴精品菜,乍看誤以為這是清蒸白菜的家常菜式,實是經過多重製湯工序,以使其不見一點油花,但湯味濃且清如開水。

材料

雞(切件)1隻、豬𦟌(斬件)1斤、北京大白菜(約1斤)2棵、水1公升、鹽少許、雞茸半斤、蛋白2隻

做法

1.雞茸、蛋白拌勻,備用。

2.開大火煲滾水,放1/3雞及1/3豬𦟌,收慢火,蓋上蓋煲3小時,隔走材料,湯留用。

3.煲中加入(2)、1/3雞茸略攪拌,以細火冚蓋煲20分鐘後,隔走材料,湯留用。

4.煲中加(3)、1/3的雞、1/3豬𦟌,滾起後收慢火,煲3小時,隔走材料,加入1/3雞茸略攪拌,以細火煲20分鐘後,隔走材料,湯留用。

5.重複(4)一次,成濃湯備用。

6.燉鍋中放入北京大白菜,加適量(5)浸過菜面,以大火隔水蒸40分鐘,取出倒走湯,再加(5)、鹽調味,以大火隔水蒸20分鐘,完成。

有段古

是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御膳房時研創,後廣為流傳。當年周恩來總理宴請日本貴賓,一位女賓看此湯白如開水,誤以其寡淡無味,後來一嚐後目瞪口呆,亦從此成了國宴的經典菜。

清湯蟹粉獅子頭

此乃江蘇傳統菜式,而國宴中的獅子頭必須混入蟹粉,此菜式深得周恩來總理的喜愛。周總讚此:「清淡不淡,肥而不膩。」

材料

豬肉400克、蟹粉80克、蝦子/醬油/雞粉各1茶匙、上湯250毫升、薑葱水/生粉各2湯匙、鹽半茶匙、白菜160克

做法

1.豬肉下蟹粉、蝦子、雞粉、鹽、醬油、生粉拌勻,撻至起膠,分3份,並搓成大肉丸。

2.燒熱鑊下油,放大肉丸煎至兩邊金黃色成獅子頭,盛起。

3.砂鍋中放上湯、薑葱水,以大火煲至滾起,下獅子頭煲20分鐘,再下白菜略焗,即成。

貼士

想獅子頭有口感又唔嚡,豬肉肥瘦的比例最好為1:3。

有段古

獅子頭始於隋朝,當年隋煬帝游幸時命令「五百里內皆獻食」。揚州其中一道獻菜以揚州葵花崗為主題,名為葵花斬肉,後來有人認為這大肉丸貌似獅子頭,則以此為名。

烏魚蛋湯

這道京菜是鄧小平主席最喜愛的國宴湯菜,亦被譽為釣魚台台湯。它精選了高級烏魚蛋和國宴頂級清湯製成,酸、辣、鹹三味鼎立,妙不可言。

材料

乾烏魚蛋(已浸發)2對、夜香花10克、薑汁/白醋各1茶匙、醬油/胡椒粉各少許、紹興酒半茶匙、生粉水2湯匙、上湯300毫升

做法

1.撕開烏魚蛋外層的薄膜,洗淨切片。

2.開大火燒熱鑊,下上湯、紹興酒、薑汁、醬油、白醋、胡椒粉略煮,下生粉水埋芡,滾起下烏魚蛋,煮約1分鐘,熄火撒上夜香花,上碟即可。

貼士

若用新鮮墨魚子,要先灼熟,脫膜切片便可。

有段古

烏魚蛋是雌性墨魚腹內的排卵腺,相傳是歷代帝王御膳佳品,及至清末,一直被列為貢品。而烏魚蛋湯在清乾隆年間已名揚四海了。

佛跳牆

佛跳牆是首屈一指的福建菜,國宴菜譜更訂明湯要煲足三日三夜,難怪毛澤東等領導人、國外領袖對此都舉手讚好。

材料

雞腿半隻、鴨髀(汆水)/豬腳(汆水)各1隻、魚翅(已浸發)160克、魚唇(已浸發)/魚肚(已浸發)各360克、鮑魚(已浸發)/冬菇(已浸發)各6隻、刺參(已浸發)6條、元貝(已浸發)6粒、金華火腿(汆水)/笋各80克、上湯11/2公升、紹興酒2湯匙、冰糖10克、醬油1茶匙、陳皮(已浸刮瓤)1/6個

做法

1.雞腿、鴨髀、豬腳、魚翅、魚唇、魚肚、鮑魚、冬菇、刺參、元貝、金華火腿、笋放入燉盅內,然後放上湯。

2.下紹興酒、冰糖、醬油及陳皮,燉7小時即可。

有段古

清光緒年間,一名福州銀局官員宴請按察使周蓮時做出福壽全一菜。周蓮品嚐後告訴家廚鄭春發。鄭於1877年開聚春園菜館,當時有秀才吃過福壽全吟詩:「……佛聞棄禪跳牆來。」從此,此菜名佛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