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官員返鄉尋根已成「指定動作」,唐英年04年以財政司司長身份回鄉,曾承諾協助家鄉改善經濟。但有當地鄉民埋怨唐英年承諾未兌現,有人則說唐家雖一直獲中央看重,但若非他們一早逃來香港,文革時也可能被鬥死。
04年回鄉聲言助發展
唐英年04年往嚴家橋村尋根時,曾寫下「祝家鄉明天更美好」的祝願,又承諾把祖居發展成旅遊點,當時一眾鄉民夾道歡迎,但多年下來,仍未見發展。當年有份歡迎唐英年回鄉的秦大媽已70多歲,她說家鄉落後貧窮還是自己的家鄉,認為唐氏對家鄉照顧得不夠好。她又說,雖然唐家有在村內修橋補路,還建了個嚴家橋文化教育活動中心,但對村民幫助不大,「唐英年回來時,寫了『祝家鄉明天更美好』標語,希望他當選香港特首,兌現這句話」。
嚴家橋村79歲老鄉民周福康說,唐家當年算是地主階級,若非跑得快,可能在文革時遭殃,「地主呀!不走不行。老毛(毛澤東)要找你……哈哈!」
至於唐英年父親唐翔千的母校上海市大同中學,1987年唐英年祖父唐君遠生日,把子女送他的一萬元壽金捐給大同中學作獎學金。1992年他去世後,唐翔千家族設立「唐君遠教育基金會」,獎勵優秀教師及資助清貧資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