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場放大鏡:水緊嚴重內房高危 - 歐陽風

股場放大鏡:水緊嚴重內房高危 - 歐陽風

早前內地高利貸熱潮才炒得熱烘烘,估唔到咁快出事,溫州企業老闆走佬、自殺的消息越傳越多,不但涉及大量另類貸款的壞賬,更反映內地銀行以外的貸款管理失控問題。事實上,即使是銀行賬內貸款,管理也未必予人十足信心,有申請來港上市的民企,同一部機器竟可成功向多家銀行取得抵押融資,足證內銀貸款是何等兒戲。

三因素困擾內銀股

據內地傳媒報道,9月上旬,四大國有銀行(工、農、中、建)存款罕有地出現巨額流走,較8月底減少4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中行(3988)及農行(1288)存款更大幅減少約1800億和1400億元。分析相信,民間借貸市場及理財產品是流失存款的主要去向,因為銀行存款利率太低,在通脹高企下,實質負利率難以留住資金,將令銀行被迫以高息存款吸引資金留在銀行,而存款減少則令新貸更難批出。
生意減少、息差收窄以及壞賬增加三大因素,內銀股又怎能擺脫弱勢?
壞消息還不只此,內地房地產開發商已開始減價賣樓應付緊絀的資金鏈,有評級機構稱,若干內房收入減少會令部份公司未能取得再融資,內房風險都唔知點計。
綠城中國(3900)近日再被指因資金鏈出現問題,需引入新股東解決財困甚或除牌。
綠城管理層接受查詢時否認有關傳聞,但透露最近的確有非經營地產業務的投資者接洽,惟現階段暫不考慮對方入股投資,又稱相信是有機構投資者散播謠言,想借機沽空綠城股票。資料顯示,綠城不在本港可沽空股份之列,可見部份民企管理層質素與常識之低劣。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