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情迷午夜巴黎」後,念念不忘電影的配樂,包括ColePorter的「靡靡之音」,趕緊訪尋電影的原聲CD,希望耳朵可重溫那場「流動的饗宴」。可惜,不管在Amazon或HMV都找不到,架上只有活地亞倫電影選曲精選之類,來自「情迷午夜巴黎」的只有兩首歌,實在不夠喉。希望活地亞倫或電影公司行行好,出版電影原聲CD以滿足fans。
自從網上下載音樂、歌曲成行成市後,據說買CD或唱片的人少了很多,賣唱片的店舖也逐漸消失。沒有趕上這潮流,還是偏愛到影音店閒逛,找到愜意的歌曲、歌手、主題便立時買下,回家悠閒的聽。對我來說,一張CD有點像一本書,有主題也有起承轉合,還可以欣賞歌手、作曲家的不同面向,比網上淘寶過癮。
最過癮的買碟經驗倒不在影音店,而是大澳棚屋中的一家咖啡店。那是一個平日的下午,偷閒放假,只想到一個最不像香港的地方走走,便坐車到大澳。這個褪了色的漁村雖添了不少觀光味,好歹是個原住民為主的社區,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在「長蛇陣」般的棚屋群逛的累了,便走進一家棚屋改裝的咖啡店,一邊喝啤酒一邊看着水鄉的景致。忽然耳邊傳來一陣陣俄羅斯音樂聲,認真聽着原來是「伏爾加船夫曲」。是久違了的樂曲,大概離開學校就沒有聽過,想不到這個夏日的下午在大澳水鄉重遇。心中有些感動,覺得「伏爾加船夫曲」跟四周的氣氛非常搭配。結帳的時候問店主樂曲是不是私人珍藏,卻原來小店也兼賣唱片,「伏爾加船夫曲」就來自一張叫「永恒的莫斯科」的CD,還有「三套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名曲。二話不說就買下來,在家裏、在車上播了又播。可相比之下,還是在大澳棚屋一邊喝啤酒一邊聽最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