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案,暴露政府一直未考慮基建對地區累積性環境影響的種種問題。多個環保團體昨發表聯合聲明,針對即將有多項大型基建上馬的大嶼山等香港西部地區,促請政府即時展開全面的「地區策略性環境影響評估」,否則部份項目將可能因環境負荷量超標,不能上馬。
團體促評估累積影響
港珠澳大橋工程以外,機場、東涌新市鎮及迪士尼樂園等擴建項目,以及正就初步選址展開諮詢的垃圾焚化爐,全部集中在本港西部地區,勢將令該區空氣污染問題惡化,令環境負荷量接近極限。多個環團一致認為,必須聚焦本港西部展開地區性策略環評,將各項目的累積影響一併考慮。公民黨外務副主席黎廣德指,若政府堅持不考慮累積環境影響,如港珠澳大橋未以現存最佳技術,達到最大減排成效,日後的其他工程項目,有可能因超越環境負荷上限而無法上馬。環團的訴求包括加入公共健康風險評估、考慮空氣污染對公眾健康的代價。
上訴庭法官指環保署署長批核環評時已作專業判斷,環團對此也有保留。黎廣德指,自落馬洲支線引發的環評風波後,政府改為委任政務官空降環保署署長,「政務官肯定唔係專業人士」。現時由環保署長審批的制度,變相是將公眾健康交託於非專業人士手上。《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