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爆跨境車牌陷阱多

被告爆跨境車牌陷阱多

【本報訊】被告林駒指買賣粵港跨境車牌屬走法律罅生意,但收入甚豐,不少行家以此作投機工具,甚至有老千化身買家佈局騙財。林駒說:「佢哋會中途叫個賣家唔好賣,轉頭話做唔成單嘢,叫中介人賠雙倍定金。」

付費後不保證成功

據他在庭外透露,粵港跨境車牌有價有市.由於申領者須在本港及內地擁有公司,並至少在內地投資1,000萬元,門檻頗高,故吸引不少人以非正式渠道取得車牌,例如藉公司轉名取得旗下車牌。非官方牌價由09年中的45萬元,升至現時70至80萬元。
被告稱,客戶如以公司轉名形式買牌,先要向內地單位付數千元辦證費,但不保證成功,「有啲公司欠稅,有啲入咗黑名單,政府唔畀佢買賣公司。有時就算買到個車牌,但原來部車走過私,每次過關好似照肺咁」,有些客人出錢出力後,到最後關頭無奈放棄交易。
去年曾遭人冒充連開七分店騙財的被告,自言表面風光,他指被吳偉倫盜名行騙,失去信譽及生意。他早知吳的背景,今次合作前已叫吳「唔好好似以前咁,挾住啲錢走咗」,詎料最後也受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