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花兒 - 陶傑

我的花兒 - 陶傑

如果可以像活地阿倫的「情迷午夜巴黎」,心想事成,回到二十年代的巴黎,遇到海明威和畢加索,在香港,最想回去的是哪一個時期?
一九五六年的香港應該不錯。這個年份,港督葛量洪,可以目睹一場暴動,國民政府的忠貞人士,因為要青天白日國旗的尊嚴之爭,積壓多年的怒火爆發,後由英國人平息。
這一年,清末民國許多有學問的人流落在香港,其中有一個湖南人,名叫左舜生,他是青年黨領袖(許多人不知道,民國時很民主,除了國民黨和共X黨,還有一個青年黨),在上海讀書,清末的人事知之甚詳,由於性好自由,取態中立,由左先生來講這風雲幾十年所見所聞,想想是何等令人嚮往之事。
左舜生住在鑽石山,曾與朋友開了一家小雜貨店,後來加入錢穆創辦的新亞書院。這是一位博學而理性的人物。
還有一位,知道的人比較少,名叫余世鵬,廣東人,在燕京讀英國文學,後遊學牛津。余先生著有兩書,「尋夢谷」和「追夢谷」,想像他自己和一個女友遊歷中國名勝,西山碧雲寺賞楓,江南棲霞嶺觀霧,泛舟太湖。浪跡南嶺,然後因戰亂分別,他去了英國和歐洲,從牛津和翡冷翠寄給情人書信,講述歐洲的文藝復興史。
一九五六年,左余兩位都在香港,是值得攀交的長輩。香港大學英文系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詩人布蘭登,這一年,應邀帶一個「文化交流」團訪問北京見周X來。如果我見到他,會給他一些Briefing,勸誡這位浪漫家要小心。
這一年,中國民間藝術團來香港登台,馬連良唱「借東風」,聲樂家周小燕獨唱一首維吾爾民歌「我的花兒」,伊穿一襲淺藍的旗袍:「你的名字多親切,啊,美麗的姑娘,我見到你就傾心。美麗的花兒我的姑娘,我要歡笑歡笑,哎呀呀──」
那一句「哎呀呀」,很是性感,周女士四十年代去巴黎學聲樂,民國女子,優雅之尤。只是這藝術團回大陸之後,有很慘烈的浩劫等着他們。如果我回到一九五六年,我會到後台,叫周小姐留下,不要走。美麗的姑娘我的花兒,勿要北上啊,哎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