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動車追尾慘劇驚魂未定,國務院調查組尚未確認原因和責任,上海地鐵又發生追尾事故。一樣的是,兩宗追尾事故中發生故障的信號系統,都是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的產品,卡斯柯顯然是中國高鐵、地鐵大躍進的受益者;不一樣的是,高鐵、地鐵的發展分別由鐵道部、建設部主導,如今要追究責任,豈能放過上海市政府和建設部?
自1969年第一條地鐵線在北京通車至2006年,內地只有10條地鐵線運行,但至去年已增至48條,目前共有47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準備建設地鐵,總里程接近一萬公里,至2020年地鐵投資規模將超過一萬億元。內地專家披露,地鐵修建成本每公里約五億元。一些城市不顧財力、不顧每小時客流量不足三萬人的要求,搶着興建地鐵,一是留下政績工程,二是透過地鐵投資拉動GDP增長,三是推高地鐵沿線地價樓價。
內地大中城市的地鐵大躍進,不只考驗城市的管理水平,也考驗國產地鐵設備的安全性。上海已是內地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但地鐵事故頻生,昨日發生追尾事故的10號線,在7月28日曾發生列車開錯方向事件。令人不安的是,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鐵信號系統,也使用卡斯柯公司產品,是否隱藏安全隱患?
中國地鐵大躍進失敗標誌
不同於高鐵項目的審批權在鐵道部,地鐵項目的審批權在建設部,國務院地鐵事故災難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也設在建設部質量安全司。對於北京、上海等城市近期頻發的地鐵安全事故,地方政府當然負有主要責任,但主導中國地鐵大躍進的建設部也難辭其咎。
如果說,溫州動車追尾慘劇是中國高鐵大躍進失敗的標誌,那麼,上海9.27地鐵追尾事故,也可能成為中國地鐵大躍進失敗的標誌。當局必須像檢討高鐵大躍進那樣,檢討大中城市爭相建設地鐵問題,檢討地鐵設備安全問題,檢討地鐵項目審批及設備招標過程中是否涉及貪腐問題,莫讓市民戴頭盔搭高鐵、搭地鐵的笑話變真。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