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倡推免審查交通津貼

智經倡推免審查交通津貼

【本報訊】智經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部份市民每月交通費高達1,000多元,而公共交通長者優惠亦比倫敦及台北等城市差,建議政府每年動用25億元推出毋須入息審查的八達通交通津貼,乘搭長程車上班的乘客每月最多獲津貼300元,65歲以上長者則介乎100至200元。

政府每年開支25億

智經研究中心今年6至7月以電話訪問1,007名市民,顯示市民每月的交通費支出平均達740元,住在屯門的居民支出更達1,000多元。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乘公共交通獲半價優惠,相比倫敦60歲或以上免費乘車,及巴黎、台北及廣州65歲或以上免費乘車,本港有改善空間。
智經研究中心主席胡定旭及特別顧問梁永立表示,研究認為推行月票及長者免費乘車都太繁複,公帑開支也太大,所以向正就施政報告進行諮詢的行政長官曾蔭權建議,推行毋須入息審查的八達通交通津貼。計劃主要是在八達通卡增設一個戶口,市民每乘搭一次14元或以上的長程車程就記入賬,東鐵頭等、的士及機場快線不計,一個月內車費累積至700元,之後同一個月內乘車就不再扣錢,由政府津貼,但上限為300元,政府每年開支11億至13億元。而長者八達通則每月津貼100至200元,估計有90萬長者受惠,每年開支8至12億元。
胡定旭表示,有關建議與現行交通津貼計劃重叠,部份人會取得雙重津貼,但低收入市民得到較多援助,屬無可厚非,「有人寧願住劏房都唔願住得遠,因為交通費太貴,交通津貼可幫助解決房屋問題」。而市民要自己先付出700元才可獲津貼,被濫用的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