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否想過,赤條條在企缸冲凉的時候,按一按電掣,企缸透明玻璃即變成柔和燈光,甚至變成電視屏幕?或者將手提電腦、手機如紙張般捲着出街?這並非科幻情節,有廠家已將通電變亮的超薄有機半導體(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簡稱OLED),應用在照明系統及公開發售,在港有售牆鏡燈、枱鏡燈等售價4,000多元,稍後更會推出玻璃窗燈。
記者:蔡朗清
飛利浦燈光應用工程經理廖俊裕,在枱面上放有圓形、長方形、四方形的鏡子,驟看沒有甚麼特別,但當他將鏡子接通了電源,鏡子突然發亮變成了燈,還可以調校不同的顏色及亮度。
廖俊裕解釋說,那些鏡子是公司91年開始妍發的OLED照明系統,去年正式投產,最近在港售賣,「喺啲大型百貨公司有得賣,家賣4,000幾蚊,遲啲普及化之後會降價」。
將用於窗戶及企缸
OLED與近年開始大行其道的LED燈相似,同樣是省電、耐用,但前者是超薄片狀,可塑性及應用層面較粒狀的LED燈更大,「到家為止,夾住玻璃層嘅OLED燈,可以做到只有兩毫米咁薄,壽命有15,000小時」。
廖續稱,OLED本身是透明、超薄的物質,加上可以剪裁成不同的形狀,能應用在不同的日常物件,從椅子至衣物,以至牆壁、窗戶等,例如表面是鏡子,通電後變成燈等。
現時正研究將透明的OLED薄屏應用在窗戶及浴室企缸,日間只是普通的窗戶或企缸,接通電源後變成一幅玻璃燈,預計最快三年後在巿場出售。
廖俊裕強調,OLED薄屏已應用在電視屏幕,理論上玻璃窗及企缸玻璃可變成電視機;而OLED亦可以用在塑膠夾層,在實驗室已做到可屈曲的屏幕,「屈曲嘅屏幕可以用喺手機、手提電腦,家研究緊呢啲手機等點樣可以防滲水,有關產品最快八年後上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