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菜與做菜 - 蔣芸

說菜與做菜 - 蔣芸

世界雖然很大,有時也很小,人與人之間遇或不遇真的要講緣份,有位本可說是陌生人,認識她的公公婆婆,認識她的朋友長輩,偏是從未遇見過她,她臨行前,特地約好來探我,不知如何當天我口腔發炎,下巴腫得像打了過量肉毒桿菌成了人造鵝蛋,嚇煞人也,立刻奔出求醫,如此便與她錯過。翌日,她已飛往金陵家鄉,接下來將赴法探女兒,如果再約見面,恐怕是明年的事了。道歉的長途電話中,不知如何她居然聊起她當天所煮的江浙小菜來,燜茄子、蒸䱽魚、茭白筍毛豆炒肉絲,也許她是已從文字中知道,我在這方面的確是正宗婆媽的傳人,樂此不疲吧。那些年每次回家,總是提着菜籃逛街市,兄嫂是兩位老師,退休後,就近買飯菜過日子,從不願下廚,這是我最反感的,我家大嫂常說在廚房油煙中掌廚的人,比吸煙者更易得癌症,我說她危言聳聽,毫無根據,她卻言之鑿鑿,堅信不疑。
母親還在的那些年,下廚之樂是母女之間最親密的默契時刻。如今,居然有這樣一位同好,在火爐般35度的金陵古城,尋常巷陌過平常日子,回家享受烹調之樂真是深得我心。當今的社會中七十後八十後或九十後,喜歡吃住家飯,能煮住家菜的究竟能有幾人?
冇飯主婦甚至連多年來做慣家務的師奶都已不屑為之,風氣如此,也難怪一般普羅大眾的飯堂有人滿之患還大排長龍。快餐、茶餐店大行其道,而真正肯用心去安排三餐的一家之主也都買少見少了,再發展下去,更簡便的太空餐歲月忽焉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