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官邸 四層變七層與當初所講不同 議員斥取巧

外交部官邸 四層變七層
與當初所講不同 議員斥取巧

【本報訊】港府於去年11月,將一幅價值逾10億元的西半山波老道靚地皮,以象徵式地價1,000元,批予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興建四層高的特派員官邸。官邸原來內有乾坤,屋宇署最新資料顯示,批出圖則的樓宇層數並非四層,而是多達七層。政府發言人辯稱,官邸有三層地庫,設計與最初公佈「地庫上建四層高」無牴觸。立法會議員直斥當局有取巧之嫌。記者:鄭脗源

政府發言人去年曾表示,外交部將於地皮興建一幢「地庫上四層高」的建築物,建築物高度不高於130米,但未有交代地庫層數。屋宇署最新發表的8月份資料月報顯示,外交部申請興建的樓宇層數原來多達七層,其中住宅樓面面積佔約895平方米(約9,000方呎),非住宅樓面則約3,085平方米(逾3.1萬方呎)。

地庫多達三層

身兼山頂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指,當局最初只交代官邸大約樓高四層,雖知道建築物會有地庫,但未料到地庫可深達三層。她說,若地皮是用作興建官邸,不明白當局為何會容許官邸興建其他設施,用以舉辦教育講座等活動。現時波老道路面比較狹窄,憂慮對區內交通造成影響。
民主黨李永達對事件表示驚訝,官邸大樓突然變成七層,與當局最初向立法會交代的版本似乎不符,認為當局有需要交代原因。他指,港府對於向中央駐港機構的批地安排,缺乏客觀標準及透明度,難以令市民接受,「外交部申請完,唔通中聯辦申請又要批」。

政府:沒牴觸

發展局發言人指,根據建築圖則,現時設計是一幢在三層地庫上,興建四層高的建築物,與在去年公佈的樓宇高度及「地庫以上建四層高」的設計沒有牴觸。
該幅用地面積約2,100平方米(約2.1萬方呎),地盤地積比率不多於兩倍,即興建樓面不多約4.2萬方呎。地皮是《半山區西部分區計劃大綱圖》的「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毗鄰現時位於波老道的特派員公署職員宿舍,批租期至2047年6月30日。去年政府發言人曾指,用地是要滿足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對額外地方的需求,會興建特派員的新官邸,取代現時位於公署辦事處大樓頂樓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