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歐債危機正急速惡化,市場風險胃納急速收窄,除了拖累一眾商品價格狂瀉,同時亦觸發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等的「資金套現潮」,不少基金紛紛將期金平倉,以將資金轉移以彌補其他正虧損的投資,令金價昨一度跌穿1600美元水平。
滬金所或叫停白銀交易
另外,上海黃金交易所昨亦宣佈將白銀合約的期貨孖展由15%調高至18%,更指出若價格持續波動,將會中止白銀交易。
繼上周五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CME)突然宣佈調高黃金及白銀的期貨孖展,加上美元走強,令金銀價格大插水後,昨日仍未止瀉。現貨金曾一度下跌7.5%或124.08美元,至每盎斯1558.55美元。連同上周五計,創下自1983年以來的最大兩日跌幅。
至於現貨銀,繼上個交易日急挫13%後,昨再下跌16.3%至每盎斯26.07美元,為去年11月以來低位。不過,兩者其後跌幅收窄,分別回穩至每盎斯1629及28.75美元。白金價格亦跌至每盎斯1471.25美元,為去年8月以來首次跌穿1500美元,其後亦回升至1558美元。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白銀的下跌主要是由於市場對於工業生產的期望下降,及白銀投資者大部份是散戶所致。報告同時指出,金價的逆轉正好為市場帶來一個「黃金的」低吸機會。事實上,金價已於過去2星期回吐近15%,MFGlobal貴金屬及能源經濟分析師TomPawlicki預期,金價本周內將會於1580美元左右見底,並作出V形反彈至1700美元。
倫敦期銅昨日逾一年來首次跌穿每噸7000美元水平,最多曾下跌7.61%至6800美元。紐約期油繼上周累跌9.2%後,昨曾最多跌3.43%至每桶77.11美元的近7周低位。
另外,有傳交投量屢創紀錄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或遭收購,目前市值高達2.47億美元,被傳出的收購者包括CME及新加坡交易市場,現時全球約有8成的金屬期貨都在LME,去年純利達950萬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