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北京當局是又愛又怕,愛的是可以藉此宣揚中共自稱繼承自孫中山的正統地位,怕的是民間的紀念活動觸及清末民初的腐敗問題,對比現實之下,激發民眾的抗爭、革命情緒,因此,當局一邊高調籌劃官式紀念活動,另一邊又封殺學者、媒體、網站探討辛亥革命的現實意義。
中共歷代領袖過往在紀念孫中山誕辰時發表講話,都自稱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共正在實現孫中山有關中華民族復興的夢想,並且每年「五一」勞動節及「十一」國慶節(中共建政紀念日),都會在天安門廣場擺放孫中山的畫像,以此宣示自己的政權合法性、正統地位。
宣傳繼承孫中山遺志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宣傳自己繼承孫中山遺志的機會。不過,內地輿論近年無論在探討中國現時的官場腐敗問題或改革問題,往往會與清朝末年及民國初年的情況作對比,而往往得出的結論就是兩個時代的問題有驚人的相似,因此,「研究清末官場陋規到如今官場賄賂的進化與嬗變,對於當前懲治腐敗或許會有些參考意義」。
內地民怨瀕臨爆煲,不只官員貪瀆引致的礦難、車禍、環境破壞等,可能隨時引爆民眾暴力抗爭,一些富二代、官二代欺壓民眾的行為,也可能隨時引爆民眾騷亂。當局擔心,學者的歷史比較、輿論的隱晦批評,會刺激不滿現狀的民眾的情緒。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