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一招「扭曲操作」扭殘全球股市,價殘不敢買是普遍心態,何時見底不易估,但股價普遍吸引卻是不爭事實。
據彭博資料,恒生指數成份股平均PE已降至8.1倍低水平,十分接近歷史低位,以平貨遍地形容並不過份。入市博反彈,除將買入成本調校至較保守水平外,主要嚴守止蝕位。
PE8倍是平均底部,中海油田服務(2883)現價PE8.4倍,預測PE7.4倍,已處於底部邊緣,以區域底部8.50至9.00元為買入範圍,反彈目標11.36元,升幅18%。
海油服務由9月1日高位12.82元回落,上周五最低挫至9.01元,累跌3.81元。假如9.01元為今次底部,黃金比率0.618倍反彈目標為11.36元。這只是技術反彈目標,若破底而下,則要相應調低目標價。
龍頭撐業務
由石油「龍頭」中海油(883)母公司中海油總公司持有53.63%權益的海油服務,本身也是「龍頭」級數,業務是為石油企業提供鑽井、油田技術、船舶與勘察服務,服務區域範圍包括中國、南美、北美、中東、非洲、澳洲、歐洲與東南亞,A+H市值689億元,為同系中海油市值5342億元的13%。有此實力雄厚背景支持,加上中海油與中石油(857)都是其主要客戶,生意不愁。
美元走強與國際油價下滑,是資源股急跌原因。中國修改資源稅,增加「按價徵稅」亦令內地石油股雪上加霜。以上周五最低價與52周高位比較,中海油累跌47%、中石油則跌30%,但本身非採油產油的海油服務竟累跌51%,相對國企指數同期跌幅38%,實在過份。
海油服務有足夠基本因素支持股價反彈,並返回其合理估值水平。海油服務2011年度(12月年結)上半年營業額與盈利分別減少6.7%與4.7%,但第2季盈利回增19%是佳兆。預測下半年進一步改善,全年盈利有17%增長至48.5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1.08元,折約1.296港元,現價9.63元,預測PE僅7.4倍。
今年6月底,海油服務NAV每股5.494元,折約6.59港元,PB只有1.46倍。與國際同業平均PB站2倍水平計,折讓達22%。
合理估值13元
另一令海油服務走勢弱於石油業相關股份及大市的原因,可能與投資基金持有有關。擔心基金贖回套現是普遍現象,但海油服務H股有3大基金持有逾5%,分別是摩通、CommonwealthBankofAustralia與AllianzSE,其中摩通8至9月曾三度增持至16.02%,平均價11元以上。若沽售只自小額持有的投資基金,預期沽潮可能已接近尾聲。
大行對海油服務前景審慎樂觀,中期業績公佈後,大行將目標價定在12.58元至16.43元之間。以最保守預測PE10倍計,海油服務合理估值13元,較52周高位18.28元仍低29%。
光國超賣博升29%
2)優質股在大跌潮中同一命運,得個「跌」字。中國光大國際(257)上周五單日大跌12%,一周累跌21%,與52周高位4.53元比較,更累跌59%,可見災情慘重。
光國是「環保先鋒」,經營環保水務與環保能源及相關科技業務,近年進展理想,盈利穩增,股價背馳可提供低吸機會。
今年上半年光國營業額增91%,盈利增44%至3.52億元,預測全年盈利7.2億元,增17%,每股盈利0.196元,現價1.86元,預測PE9.5倍。
中央政策配合
光國今年6月底NAV每股1.553元,PB1.19倍。
內地對污水處理十分重視,「十二.五」規劃已明確指出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全力推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並廣設污水泵站,有利光國大展拳腳。今年上半年,光國環保水務項目共處理2.3億立方米污水,同比增9%,預期下半年有較大增幅。
光國「催化劑」在能源項目,上半年營業額勁增1.6倍,EBITDA勁增72%,下半年進展料更強勁。光國上周9RSI低至14,嚴重超賣,技術反彈隨時出現,目標2.40元,博升29%。
高彰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