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買餸年底前可用八達通銀紙告別 鹹濕之災

街市買餸年底前可用八達通
銀紙告別 鹹濕之災

【本報訊】市民到街市買餸菜,很多時找錢都會收到一堆濕淋淋的紙幣硬幣,令人恨不得盡快脫手;八達通作為本地電子貨幣龍頭,正覷覦當中商機。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期望年底前,八達通服務可延伸至鮮活市場,他不願透露,首輪合作夥伴是否包括領匯(823)旗下屋邨街市,只承認與領匯雙方有溝通。記者:劉美儀

八達通市面流通的卡量及產品逾2400萬,張耀堂表示,公共交通已絕大部份使用其電子收費系統,但零售消費支付的增長空間仍然很大,該公司會積極拓展更多小型商戶食肆,並提高的士接受八達通付款的普及性。

粵搭車將可用八達通

內地市場是八達通另一開拓重鎮,該公司剛與覆蓋廣東省6個城市交通零售支付網絡的嶺南通支付網絡,簽訂研發粵港二合一卡協議;張耀堂透露,爭取聯名卡盡快於明年上半年面世,但發行數量及收益現時難作估計,而與深圳通的洽商則會繼續。
儘管中港市場均有不少發展商機,未來亦須投入資源開發,不過他說,八達通暫無上市計劃。本港大型連鎖超市均已裝設八達通繳付系統,張耀堂指出,濕貨市場則未涵蓋,他希望年底前,可讓八達通支付網絡服務延伸至傳統街市商檔。
今年7月該公司與動力媒體合作,在後者旗下的士車隊引入八達通繳費服務,他說,現時路面行駛並已安設收費裝置之的士接近100部,年底時可望增至300部。

商戶增速料勝上半年

本港現有逾4000個服務供應商接受八達通付款,6萬多部八達通收費或讀寫器,上半年商戶數量增加了400多商戶,張耀堂希望,下半年增速更勝上半年。
為便利推出粵港二合一卡,首階段模式只會將兩地的獨立電子錢包,即在港使用的八達通港幣錢包,以及內地使用的嶺南通人民幣錢包,合放在「八達通.嶺南通卡」上;他說,聯名卡屬「賣斷」的銷售版卡,以不涉個人資料及不記名形式推出,每日現金增值上限依然為1000元,但人民幣增值須在內地嶺南通網點進行,持卡人不能在港增值。
被問及該卡次階段或長遠方向,會否擴大至包括自動增值、跨境增值(即持卡人可在本港增值人民幣錢包),或附上用戶個人資料,張耀堂表示,任何合規的發展空間「都會考慮」。
他同意,若經本港人民幣賬戶增值人民幣錢包,會涉及人民幣跨境結算安排,八達通並非人民幣清算行的參加行,日後二合一卡若牽涉結算的技術安排或其他發展時,他強調,一定會與金管局進行磋商,雙方亦一直保持溝通。
09年開始,包括有限制持牌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已獲放寬成為人民幣清算行的參加行,而八達通是本港認可接受存款公司。

街市街訪

找續更方便
成先生70歲 素食店東主

街市若能以八達通付款,可以令顧客付款及商戶找續時更方便快捷,我覺得使用時應該不會太麻煩,所以我會安裝。

不用帶散紙
劉先生50歲 銷售員

街市用八達通是可以接受的事,因為不用帶太多散紙出街,而且有些店舖已不收散銀。假如街市有得用八達通,肯定會方便好多,我將來也會用八達通付款。

慳好多時間
龔先生40歲 從事建築
我平時經常用八達通,覺得好方便,所以街市有八達通用是一件好事,因為快過用錢找續,節省好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