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沉的太陽》中篇《御巢鷹山篇》時,明白了張美人為甚麼再三提醒我看看日本人是怎樣對待遺體的。
半年前,日本東北部地震、海嘯、核爆,死亡人數不計其數,天劫過後,滿目瘡痍,物資極度匱乏,但這不妨礙日本人有尊嚴地安葬死者。《御巢鷹山篇》對空難後遺體的處理有極詳盡描述,日本人對生命的尊重令人動容。書中的空難是對1985年8月12日日航巨無霸空難的真實還原,飛機失去控制後撞山墜毀,引發大火,致使絕大部分遺體殘缺不全。當局出動法醫、牙醫為所有的遺體、殘軀、殘肢、屍塊作鑑定,務求令每一塊支離破碎的生命的碎片都能回到親人手中,被妥善安葬,包括半副牙齒、一塊帶着毛髮的頭皮、一張燒剩無幾的臉皮、如和服襪子般的腳掌……所有無法分辨的破碎的屍塊都依血型、大小、有可能的性別分類,分裝在不同的屍袋和棺木中,裏面放上大量乾冰,停放安置所,用四個多月的時間供親人再辨認、認領。直到12月20日,剩下六十多塊屍塊再也不能被認回,才為這些碎片舉行集體喪禮。
看着這些文字,無法不想起發生在溫州的動車意外,想起被拋下高架橋的車體、從車體中掉下的生死莫辨的乘客……只有尊重別人生命的民族,才能活出民族的尊嚴,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