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綑綁測試疑搵笨無謂體檢氾濫

套餐綑綁測試疑搵笨
無謂體檢氾濫

【本報訊】本港身體檢查套餐,綑綁大量「無謂」測試,本報調查發現,私家醫院以養和醫院最嚴重,八千多元的驗身套餐竟有四分一測試屬無謂,私家驗身中心則以健康醫療顧問有限公司最離譜,多達4成,又分拆檢測項目,製造「抵做」假象。市民被迫為無必要的測試付錢,結果更可能呈假陰性、假陽性,隨時令病人延誤醫治。 記者:林偉聰

消委會今期《選擇》月刊揭發市面上的身體檢查項目,有11項「無謂」測試,包括無助發現隱疾的測試;有些則結果不足以判斷是否患病,以及容易出現「假陽性」、「假陰性」化驗結果的測試,例如「全血液測試」的部份結果是只作監察貧血病人,對一般人並無意義。本報檢視本港12家私家醫院和5間體檢中心的網頁,發現大部份的體檢套餐均包含大量「無謂」測試。

養和醫院八千多元的貴價驗身套餐,竟有四分一的測試屬無謂測試。

健康醫療顧問有限公司將「全血球計算」一項化驗分拆成十項。

養和及港中兩院最嚴重

私院中以養和醫院和港中醫院最嚴重,養和的健康檢查套餐分5,860元和8,860元兩款;其中8,860元的套餐,39項的測試中就有9項屬於無謂測試,佔總數四分之一。
港中的6,200元套餐,46項測試中同樣有9項屬無謂,佔一成九。其餘私家醫院套餐均包含無謂測試,當中浸會醫院只有兩項,屬私院中最少。
驗身中心方面,雖然套餐價錢一般較醫院便宜,但無謂測試充數的情況就更普遍。以健康醫療顧問有限公司原價2,890元的精選套餐為例,25項的測試中有10項屬無謂,比率高達4成,該公司更把其中一項全血液測試,一拆十再細分成10個小項目,誇大測試數目,製造「抵做」假象。

大部份測試毋須年年做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直言,醫療機構包裝大量不必要測試在套餐內有欺騙成份,堅持驗身一定要根據個人情況,針對性地進行。「無目標咁一次過驗幾十樣嘢根本唔會驗得準,係有啲欺騙成份。」
他指出,美國和加拿大早在八十年代已開始研究體檢測試的效用,發現不少沿用已久的測試對找出疾病無作用,例如肝功能測試,飲酒或多服必理痛,都會增加讀數,無法因此斷定肝有問題。「如果無清楚病歷就驗,結果出來高咗,可能又要做多十樣測試去證實係真定假!」
蔡堅表示,大部份測試都毋須年年做,他只建議女性每年做婦科和乳房檢查,另外每年檢查血壓對預防高血壓和心臟病亦有效,但其他檢查就應在醫生建議下才進行。
養和醫院體格健康檢查部主管黎嘉能醫生回覆本報,否認體檢套餐包含不必要測試,指有關測試均具指標作用或參考價值,並且任何人檢查前後都會由醫生提供專業諮詢,評估身體狀況及跟進報告。他指每年有約四千人參加養和體檢計劃,「反映他們對健康更為注重,期望能及早發現問題,早作治療」。
聖保祿醫院和荃灣港安醫院同樣表示病人在檢查前後均會由醫生評估及跟進,但就未正面回應測試成效問題。其他醫院在截稿前則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