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論衡:中國通脹見頂利鬆銀根

德智論衡:中國通脹見頂利鬆銀根

中國政府已將對抗通脹視為首要目標,特別是要化解國內可能出現的社會對峙情況。8月通脹率仍按年升6.2%,仍遠高於政府定立的4%容忍上限。近幾個月生活開支急劇上升主要來自食品價格升幅,佔總開支上升將近70%。與去年相比,食品價格上漲近13.4%。2011年8月份肉類價格按年上漲30%。由於越來越多中國人從米食為主,轉換到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像是肉類),這樣的漲價情況對中國人的荷包造成直接影響。
然而,德盛安聯認為,通脹在幾個月內或已見頂。以M2貨幣供應衡量的流動性在過去幾個月間似乎有所下降,目前更低於1999年初以來的長期平均水平(見圖)。這可能意味着人民銀行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已逐漸取得成效。自2009年底/2010年初以來,人民銀行先後五次調升基準利率,由5.31厘調升至6.56厘,且將大銀行的最低存款準備金率(即中國商業銀行需要儲蓄在央行的最低額度)從15.5%調升11次到21.5%。
另外,最近商品價格下降,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停滯現象後,油價急劇下降的情況,預計將有助於降低(進口)通脹。中國尤其可能因為這趨勢而獲益,這是因為中國的石油與其他工業產品的消費數量在全球都佔相當大的比重。

加息結束股市看俏

此外,為了使中國經濟增長、從純粹出口導向型轉移到具持久性並由消費者帶動的增長,人民銀行允許貨幣小幅升值。因此其很可能逐漸提升人民幣的交易範圍。長期來說,此現象和中國的經濟增長使人民幣逐漸升值且可自由兌換,可能有助中國對抗投機資金湧入以及通脹。自今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3%,且是17年以來,美元兌人民幣滙率首度低於6.4。
人民銀行在50個大城市以及2萬個中國較小城市對未來價格預期的季度調查,似乎也意味着消費者價格下降。在2011年第2季,未來價格預期指數下降0.6個基點而達72.2,而該指數在2011年初僅略低於82。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該調查大約領先實際的價格變動一到兩個月。此外,中國政府試圖出售部份肉類儲備來處理目前肉類價格上升問題。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通脹達6.2%,也不應被視作緊急事態,因為中國經濟很可能繼續以每年9%幅度增長。假如中國通脹即將見頂,很可能不只因消費者情緒變好,而對該國經濟產生正面影響,這也可能預示利率調升周期結束。考慮到全球經濟的衰退,中國的貨幣政策可能變得更加寬鬆,這將對中國股市產生正面影響。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