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試行系統公院電子藥方恐增事故

明年試行系統
公院電子藥方恐增事故

【本報訊】公立醫院藥物列印系統「發癲」,印錯藥單險危害病人,顯示電腦系統不能盡信。有藥劑師指,明年於瑪嘉烈醫院試行的電子藥物處方系統,可跳過藥劑師核實藥單的程序,醫生處方後護士可直接執藥。但現行有龍頭醫院醫生每日出錯機會率高達一成,實施電子處方後,這類事故或會劇增。

印藥單「1」字最易錯

醫管局發言人昨表示,除瑪嘉烈醫院和伊利沙伯醫院外,暫未有公院再發現藥物列印系統出錯。香港藥學會會長鄺耀深表示,被誤將降血壓藥劑量由1毫克印成9毫克的高血壓病人,及「撲熱息痛」劑量由150毫克錯印成50毫克的小童,兩宗個案的藥單都牽涉數字「1」,懷疑打印系統每遇上「1」字就有可能出錯,但詳細原因有待資訊科技部調查。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認為,事件反映配藥過程不能盡信電腦程式。明年於瑪嘉烈醫院內科病房試行的電子藥物處方系統,容許醫生於平板電腦處方藥物後,護士直接在病房內的電腦跟隨處方,從病房存放的藥物中執藥,過程中毋須再如現時般,經藥劑師核實處方,再執藥給護士派發。

現行機制有藥劑師補救

崔指,現時部份聯網龍頭醫院每日為住院病人處方的400張藥單中,有10分之一的藥單出錯,例如處方令病人過敏的藥物、藥物劑量過多或過少,甚至重複處方同一類藥物等;根據醫管局最新一期的《風險通報》,去年下半年發生的722宗藥物事故中,超過六成即463宗屬醫生處方出錯,被藥劑師及時發現。
他擔心,隨着電子處方系統於各公院陸續應用後,藥物事故將越來越多,要求局方改良系統,確保每個處方須經藥劑師核實。醫管局則回應指,電子處方系統計劃仍在籌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