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於剛過去的周末舉行年度會議,各國財金官員當然說會盡最大努力化解歐債危機。然而,大家亦心知肚明,知道這些國際會議對幫助解決歐債問題實際意義不大,而且內容大多流於「吹水」,對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而本周有多個歐元區成員國,將會就擴大歐盟金融穩定基金(EFSF)用途及規模作出投票,成為左右市況的焦點。
對於歐債問題,大同一直傾向贊成讓希臘破產或部份違約,因為既然所有歐元區提出的方案,均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與其相隔數月就要為歐債問題擔心一次,倒不如忍痛讓希臘破產。當然,既然可以讓希臘破產,德法銀行將要承擔巨額撇賬,市場亦會擔心意大利及西班牙兩大歐豬國家,也有步上破產命運的可能。所以,歐元區領袖必須先預備拯救區內銀行的機制,才放心讓希臘破產。
要求希臘提供抵押品
歐元區作為一大經濟體,EFSF此規模的救市計劃,必須在1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底下才可作出改動。在17國當中,暫時只有7個國家的國會,已通過擴大EFSF用途及規模,包括希臘、比利時、法國、意大利、盧森堡、西班牙及斯洛伐克。
而區內最大經濟體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民主聯盟(CDU)在今年的選舉中已節節敗退,議員很有可能在本周四投下反對票,以表達對默克爾在處理歐債問題上的不滿。
芬蘭國會亦將於本周三進行投票,該國已多次要求希臘要提供現金抵押品,才願意向該國發放緊急貸款,此要求實在強人所難。因為如果希臘有支付抵押品的能力,也毋須向歐元區申請第二批緊急貸款。其他成員國包括奧地利及荷蘭等,更明言若芬蘭得逞,她們亦會對希臘作出同樣要求。
對於芬蘭的要求,大同其實也相當理解。因為該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經破產。當年芬蘭也是由於過度借貸而致需要違約,不過當時歐元區尚未成立,加上只有該國出現財政問題,未有牽連其他國家,所以芬蘭需要獨力面對及解決問題,經濟在92年及93年大幅萎縮,失業率勁升5倍,但只要捱過此陣痛,認真對待財政開支,過數年後又是一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