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藥治眼 三針失明

腸癌藥治眼 三針失明

【本報訊】一名患老年黃斑病變老翁,右眼接受治腸癌藥「癌思停」(Avastin)注射兩個月後失明,由西醫工會等組成的藥物安全聯盟質疑癌思停安全,香港醫學會及執業眼科醫生會等組織,則認為是手術風險所致,眼科學院約半年前的調查未發現相關致盲或發炎報告。
「未整(做手術)仲睇到嘢,整咗仲睇唔到!」今年72歲已退休的林先生,因患白內障及老年黃斑病變(AMD),往一醫療集團診所求診,去年雙眼先後注射兩次藥物治療,右眼於今年1月接受第3次注射後不適及充血,事後眼科醫生才首次告知藥物是治腸癌之用,稱充血情況正常。林稱,手術前醫生無提供其他藥物選擇,亦無告知藥物風險,右眼持續充血一周後視力逐漸下降,兩個月後失明,覆診時醫生無特別跟進。

與針筒產生結晶體出事

今年7月,林向醫生查詢癌思停風險時,醫生態度變差,強調失明由糖尿病導致,與藥物無關。林向同一診所另一名醫生求醫後,得同一答案。他質疑醫醫相衞,上月到化驗所檢查後發現糖尿指數正常,認為失明與藥物有關,考慮控告醫生。
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及視網膜病變協會主席曾建平,質疑癌思停治療AMD風險。
鄭綺雯稱癌思停有機會與針筒發生化學作用產生小結晶體,若無使用過濾針嘴隔離結體,注射入眼會增加眼內壓及造成損害,又指癌思停有過敏反應及出血等風險。

執業藥劑師協會指「癌思停」有機會與針筒發生化學作用產生小結晶體,注射入眼會增加眼內壓及造成損害。

醫學會指手術風險所致

不過,香港醫學會反駁有關說法,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會長周伯展亦認為是手術風險所致,與藥物無關。他又指香港眼科學院約半年前,就治療AMD藥物副作用訪問260個公、私營眼科醫生後,無發現癌思停有嚴重副作用。
衞生署稱昨晨收到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呈報一宗與使用Avastin有關的不適報告,正了解該個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