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逾70年歷史、獲建議評為最高的一級歷史建築的亞皆老街中電總部,擬重建為3幢25層高豪宅,同時會保留最具歷史價值的鐘樓,設立兩間博物館向公眾開放。中電上周向城規會申請將地皮地積比率由5倍放寬至5.5倍,高度限制則由80米放寬至100米,以配合保育計劃。發展局對重建項目表示支持。市場人士估計項目日後開售,呎價隨時逼近兩萬元。
興建兩間博物館
座落於亞皆老街的中電總部建於1940年,屬該區地標式建築,由建築師關永康設計建造。樓高5層的紅磚樓房兩翼對稱,鐘樓位處兩翼中央,與已拆卸的第二代中環天星碼頭鐘樓,同屬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具有簡約、對稱、幾何線條等設計特色。2009年大樓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中電上周向城規會申請以保育連發展模式重建,建議保留鐘樓建築,並設立兩間博物館,一間以電力為主題,另一間回顧香港歷史。該地盤面積約6.19萬平方呎,中電同時申請放寬建築物高限及地盤地積比率,以興建3座25層高住宅,提供175個單位。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表示,項目經過兩年磋商,包括與中電股控主席米高嘉道里會面,最終達成共識。她說,開放鐘樓可令公眾受惠,但保留鐘樓令地皮可興建住宅的樓面減少,認為中電的放寬申請可接受,局方會向城規會表示支持項目。
另外,一級歷史建築物虎豹別墅的商業活化項目第二輪招標,日前再度流標。林鄭月娥昨指,因項目本身發展空間有限,當局事前對招標已不樂觀,對流標未感失望。當局決定將虎豹別墅,連同景賢里及前粉嶺裁判法院等項目,納入下月公佈的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邀請非牟利機構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由政府出資修葺。
此外,規劃署副署長凌嘉勤表示,香港的地底空間發展明顯落後,政府對地下空間缺乏完整規劃,又未有設立統一資料庫管理所有地底公用設施;未來將繼續研究岩洞及地底空間發展,將騰出地面空間進行發展或環境保育,創造更佳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