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災淹稻 政府托市泰國米有排貴

水災淹稻 政府托市
泰國米有排貴

【記者葉競科、陳兆剛泰國直擊】佔香港食米進口量六成的泰國米,近年來價格持續上漲,泰國新任總理英祿選舉時開出以天價向農民買米的承諾,將於下月7日兌現。《蘋果》記者遠赴泰國,發現當地稻田遇上10年來最嚴重水災,但下至農民、上至批發商都不太在乎,只因食米批發價將被政府托高六至八成。有香港米商坦言泰國米零售價肯定會升,但泰國政府干預的因素不明朗,最終升幅無法預計。

暴雨引發的水災在泰國已持續個多月。記者上周到多個災區視察,其中距離曼谷兩小時車程、有種米供港的大城府災情嚴重,三層高平房浸了兩層,記者採訪亦要划艇。
米農阿萊形容今次災情是近10年最嚴重,洪水來得極快,根本來不及收割,眼白白看着稻田被淹。「每年10月都是香米收成期,價錢賣得最好。但現在要在水底割禾,總算挽回八成收穫。但這些穀根本未成熟,不少更是空心,加上被洪水浸過,叫價肯定不高。況且洪水無一個多月也不會退,無法翻土再插秧。」

泰國大城府稻田被洪水淹沒,水深及腰,農民要在水中割禾,但大部份稻穀已被浸壞或根本未成熟。 陳兆剛攝

碾米廠堆曬大量浸濕了的稻穀。

有米農不滿碾米廠壓價,寧願收起曾被浸的劣質稻穀不賣,等政府天價購米。

英祿托價六成半

按照產米流程,農夫收割後把穀賣到碾米廠進行打穀及分級等工序,再將米賣給批發商轉口外地。記者巡視泰國多間碾米廠,發現他們要在廠房空地「曬穀」,救回被浸濕的收成。碾米廠負責人金小姐承認水災令他們少收三成穀,以該廠存量推算,最多只能捱兩個月。然而,金小姐對收米量減少似乎不太在乎,笑意盈盈解釋,全因政府準備天價購米。
7月泰國總理選舉時,英祿為取得農民選票,承諾當選後會以遠高於市場的價格直接向農民、碾米廠甚至批發商購米,改善其收入低微的現況。英祿結果獲農民支持上台,下月7日將兌現「期票」。
「目前泰國香米收購價約每噸1.2萬銖(約3,200港元),但10月7日後賣給政府就2萬銖(約5,300多港元),升六成半。至於白米升幅更超過八成七,所以就算水災影響收成,只是政府筆錢,已經補夠數兼有賺。」金小姐說。採訪期間,有農民把穀物運到碾米廠求售,一被壓價即拒賣離開。他們說,前總理他信掌權時亦曾經高價收購農作物補貼農民,當時並無查驗農作物品質,因此就算冒上穀物變壞風險亦寧願等多半個月。
大城府批發商「大城米業」一直出口泰國米到香港及韓國等地。負責人阿篤說,他們在全國約有100個收米點,目前確認三成收米點受水災影響,將無法於10月收到原定數量的香米,但她仍有信心收購到足夠香米付運香港定單。

泰國香米暫時仍能滿足付運香港的定單。

港商:無所適從

香港金源米業副主席林世豪稱,本身泰國香米已經慣常在年底漲價;雖然外界已消化英祿托市消息,但由於政策細節,包括實施多久、購米量有無限額等未公佈,變數實在太大,無法估計香港零售價會漲到甚麼程度。
香港米行商會前理事長符之福在米業打滾近40年,亦自言預測不到泰國香米升幅:「我剛剛向當地落嘅定單就已經漲價一成有多,咁都只係政府托市嘅初步反射。單係供求關係我仲有數計,但家係政府要控制市場,用幾多錢唔知,我哋根本無所適從。」

港人最愛吃的泰國香米價格勢將大升,不少市民都多入貨作儲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