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製造業持續萎縮,大市雪上加霜。擔心經濟活動進一步放緩,對製造業活動較敏感的出口及航運業影響最大,兩類股份急插水,直逼海嘯價。
航運股中海集運(2866)及中海發展(1138)跌6.7%及7.7%,中國遠洋(1919)則挫3.3%,與08年海嘯價差一成以內。航空股同樣低飛,國航(753)瀉近9%,南航(1055)及東航(670)皆收低逾一成。
碼頭股全線捱沽,中遠太平洋(1199)瀉近一成,招商局(144)則跌4.2%。出口股跌勢持續,利豐(494)跌6.1%失守13元,思捷(330)再跌3.7%,創科(669)及富士康(2038)分別跌7%及6%。
屈宏斌:毋須憂硬着陸
滙豐PMI數據持續低迷,令市場再度擔心,中國下半年經濟將受政府緊縮措施的影響而大幅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發佈報告,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同時也下調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由6月預期的9.6%下調至9.5%。原因是貨幣緊縮政策發揮作用,加上出口展望惡化。滙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現時情況和之前兩個月類似,內地經濟增速在放緩,惟沒有必要擔心硬着陸。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表示,最新PMI數據顯示內地宏調政策的影響日益顯現,對宏觀經濟表現敏感度高的資源股、原材料股、航運及出口股將首當其衝。如中央不實行定向寬鬆,適當放鬆緊縮政策,內地經濟增長將持續放緩,該類股份前景難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