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推動綠色經濟,國家環保部及國家質檢總局周三正式發佈《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新標準進一步收緊火電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預計業界將要為新設立的脫硝標準支付約26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成本,加上國家補貼的脫硝電價因通脹壓力下年底推出可能性不大,上半年錄得巨額虧損的火電企業將雪上加霜。
華能大唐跌逾7%
相對03年的舊標準,新標準大幅收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排放限制,重點地區制訂了更嚴格的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制,新增汞的排放限制,有關標準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
環保部的發言人陶德田昨日表示,新的標準將帶動相關環保技術和產業市場發展,形式脫硝、脫硫及除塵等環保治理和設備製造業約2600億元的市場規模。不過,其言論同時意味火電企業需要斥相若資金改善其發電裝備,令經營成本大增。
中電聯數據顯示,今年首7個月內地五大發電集團的火電業務蝕180.9億元,虧損幅度較去年同期增加113億元。業績不滯,電力股亦無運行,華能國際(902)及大唐發電(991)昨跌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