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島線斬樹被轟欠透明度港鐵補鑊種9000棵樹

南港島線斬樹被轟欠透明度
港鐵補鑊種9000棵樹

【本報訊】港鐵為興建金鐘至海怡半島的南港島線,沿途需斬除4000多棵樹,當中包括銀合歡、台灣相思、石栗及細葉榕等。港鐵解釋,斬除的樹都屬保育價值低及無法移植,並承諾在受影響地點補種9000多棵樹進行綠化,惟環保團體批評港鐵決定樹木去留的準則混亂及欠透明度。 記者:麥志榮

港鐵環境經理關健恩昨在記者會上表示,7公里長的南港島線5月已動工,工程範圍內共5768棵樹木受影響,港鐵記錄了每一棵樹的位置及狀態,要移除的樹木在諮詢各政府部門及區議會後,最後由地政總署審批。其中1178棵得以保留,包括3棵在金鐘及2棵在黃竹坑的古樹名木。437棵樹可以移植;4153棵需移除。

辯稱斜坡移植有危險

工程完成後會在受影響地點補種2000棵樹及加種7360棵樹苗進行綠化,其中力奇灣港邊一處安置移植樹木的苗圃,更會加設長椅及緩跑徑,明年開放。
由港鐵聘請,負責審核斬樹計劃的獨立樹木專家尤迪安表示,受影響樹木會盡量先考慮保留或移植,最後無計可施才決定斬除。主要會考慮幾個因素,其中1600棵樹生長在斜坡上,移植過程有倒塌危險;另1100棵屬外來品種及對生態有不良影響,例如銀合歡因生長太快太茂盛,令其他本土植物無法生存;其他的樹可能因生長畸形、健康欠佳;有些樹種移植後存活率低於八成,如木麻黃,只好移除。部份細葉榕要移除,是由於無法找到地方移植,榕樹的根太具侵略性,不宜種在路旁,以免道路維修費大增及危害汽車與行人的安全。

西港島線有諮詢公眾

長春社保育經理蘇國賢指出,西港島線所有受影響樹木的資料都在網上公開,讓公眾表達意見,南港島線工程卻未有相同做法。而南港島線決定斬除的4000多棵樹,據他們的觀察,準則很混亂,有些沒有價值的樹獲得移植,反而一些有價值的樹卻要斬除;港鐵決定樹的去留亦應考慮樹的生態融合及背後是否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