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歲首遊歐洲,荷蘭極南夾在德國與比利時之間,Maas河及低過水平線低地之國極稀丘陵地區Limberg寧堡的中心;古樸馬城是落腳點。偶然留下,暑期工了三星期並往後天長地久來過無數次。好地方讓你一再重遊亦送予好感覺新感受,馬城Maastricht跟我還是有點緣份。
趁一天空閒,清冷初秋閒逛了大半天,兩位舅父已離世,他們位於市政大樓廣場前舊時偌大商業據點也出租,人面俱散,唯荷蘭魚生Herring檔口依然飄來引人鮮香。
四條Herring,一瓶啤酒坐廣場一角伴我懷舊憶故人念舅父對我們親厚。
單車來單車往是荷蘭這個最早鼓勵無煙代步先進國以至今天大部份歐洲的尋常風景,今日所見,特別多年青面孔更包容各色國籍。途經800年St.Servaas(St.Salvator)教堂前廣場更是一片秋風中金髮浪,從來未感受金髮如此可愛過。漫步踏過古城鵝卵石路,路牌並眾多年青身影指向馬城大學,此刻大悟,古老馳名的學府開學!以英語及荷語共教的國際性校園充滿來自世上不同角落學生,這份混合,融和特別中看。建築學院外牆以學生的姓名張貼作為設計,你可以看到各式姓氏,自家的Tang起碼四個。小河上極古紅磚老房許是音樂學院,揹着大提琴小提琴橫笛……的學生在老樹影泱中徐行之外不斷傳來樂聲歌聲,好不好聽其次,感覺美極。
偶爾停下,半杯濃黑咖啡又或小甜點一兩;走上古城牆改建偌長植物園徑,看天上北鳥已開始南飛,摘十來顆無花果,坐牆頭享鮮美,望河邊眾童嬉戲頑耍……人到一個歲數都應慢下來,重回學校,修讀一兩個學科,感受亦享受青春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