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核災難導致該國核電發展減速,中國完成核電安全大檢查後,核電發展擬於明年初再「起航」。雖然核電發展還有三個月始「解封」,但核電設備製造商股份已先行逆市爆升。 記者:黃尹華
《中國證券報》報道,8月底結束的核電安全大檢查目前已完成核查報告,並上報國務院,有望短期內向社會公佈,而待《核電安全規劃》完成後,此前暫緩的新建核電項目審批或於明年初重啟。
定單數目有望大增
由於將出台的《核電安全規劃》要求未來新核電項目必須採用第三代核電技術,已掌握相關製造能力的上海電氣(2727)、東方電氣(1072)昨日分別逆市揚升5.74%及8.55%,而在第三代核電技術上較為落後的哈爾濱動力(1133)則挫3.80%。
福島事故之後,中國暫停審批核電新項目,並全面檢查運行和在建核電站,令各核電企業上半年核電定單大為縮減(見表)。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早前曾透露,如新項目明年初開閘,核電股定單數目可望大幅增長。國家能源局規劃司規劃處處長何永健亦曾指,在核電安全發展大原則下,到2015年實現4000萬千瓦裝機的計劃目標將維持不變。
據有關部門透露,到2020年裝機8600萬千瓦的原定目標則將下降,但將不低於6000萬千瓦。目前,除已運行和在建機組裝機規模逾4100萬千瓦外,還有1600萬千瓦已開展前期工作,等待興建。
哈動技術落後同業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表示,由於火電業務增長緩慢,預料電力設備股盈利增長主要來自核電。三家核電股中,上海電氣和東方電氣核電業務規模較大,故可更能受惠;而哈爾濱動力業務以火電設備為主,較少受核電概念帶動。技術方面,鄧聲興稱,如內地明確要求核電新項目必須採用第三代技術,上海電氣和東方電氣對第三代核電技術更為成熟,將取得更多市場份額,而哈爾濱動力更處劣勢。
據了解,根據核電安全檢查結果,即將出台的《核電安全規劃》要求未來新核電項目要全面引進包括美國西屋公司開發的非能動壓水堆和EPR(法國阿海琺公司研發的歐洲壓水堆)等第三代核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