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房企業透過發行信託產品集資,繞過監管機構多番要求銀行向房企「慎貸」這關,但房企這集資「樂園」將被封場。中銀監近期首次向綠城集團「開刀」,清查該集團的信託業務,顯示現時以信託作為資金主要來源的房地產行業,可能將面臨更大的資金壓力。中銀監此舉令內房股肯定無運行,財力弱的房企一定要減價賣樓。 記者:張活儀
路透社引述中銀監近日下達文件,要求信託公司展開與綠城集團及關聯企業房地產信託業務情況調查。文件未有寫明原因,但由中銀監下文要求調查一個特定房地產公司的信託融資狀況,是非常罕見。
監管範圍不涉上市公司
一位信託公司專案經理表示,「我們跟綠城有合作,目前看還沒有特別大的問題,但中銀監發這個文,肯定是想對風險有個梳理。」今年以來,受困於信貸緊縮,眾多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借道房地產信託進行融資。
綠城集團的高負債情況令人關注,其旗下上市公司綠城中國(3900)的中期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的淨資本負債率較去年底升31.2個百分點至163.2%。
對於上述消息,綠城高層接受本報查詢的時候表示,由於不能確定消息來源,故不能就此作出評論。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中銀監監管的範圍只是金融機構,綠城作為香港上市公司,並不屬於中銀監監管範圍,即使作出調查,相信只會是調查信託本身,並不涉及上市公司。
有分析師指出,有關情況實屬罕見,故有可能是個別信託內容出現問題,例如在回報上未能符合信託本身基本穩定的回報要求,未必與綠城有關係,亦有可能是信託成立時間與銀監會暫停房地產信託時間相近,故相信在最差情況下,綠城只需要取消有關信託則可解決。不過,由於中銀監對信託要求日趨嚴緊,相信房地產行業日後融資會更困難。
申銀萬國房地產業分析師李紅指出,年中時就傳出房地產信託不能做了,所以這個消息對行業層面來說不會太過意外,綠城的專案屬於高端定位,銷售受政策的影響大,如果銷售進一步萎縮,公司可能會通過出售專案的股權來回籠資金。「本來大家認為開發商的資金鏈惡化沒那麼快,但現在看起來比我們預想得更加糟糕。」李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