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歐債危機擴散至歐元區核心國家,歐豬五國(PIIGS)之一的意大利,亦難逃主權評級被降的命運。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日宣佈將意大利長期債務由「A+」級下調一級至「A」級,展望為負面,原因是認為意大利經濟增長疲弱,加上政府管治不力及國會政見分歧,相信難以實行削赤目標。不過,市場認為意大利評級被降可向希臘及歐元區國家施壓,加快削赤及批出緊急貸款速度,對解決歐債問題有正面影響。
另外,標普亦將意國2011至2014年平均經濟增長預測由1.3%下調至0.7%。受消息拖累下,歐豬5國信貸違約掉期(CDS)全線急升,其中意大利5年期CDS急升27點子至515點歷史新高。而持有大量意國國債的意大利最大及第二大銀行裕信銀行及聯合聖保羅銀行昨最多曾分別下挫2.81%及2.6%,但股價其後回升。
經濟放緩 削赤難達標
標普指出,意大利的負債比率比預期高,而經濟增長放緩將令該國難以達成削赤目標。事實上,意大利的負債比率是歐元區國家中第二高,僅次於希臘,預測今年債務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將高達120%。雖然,意大利國會本月通過了540億歐元的削赤方案,以作為歐央行買其國債的條件,但標普認為意大利現時的政局難以達成目標,令意大利成為繼其餘4個歐豬國(包括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及愛爾蘭)及塞浦路斯後第6個被降級的國家。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國會領袖PeterAltmaier認為,意大利被降級顯示國會應盡快通過加強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的重要。有經濟學者則警告,希臘違約將會對意大利造成壓力。因意大利的國債總額是希臘的5倍,一旦希臘違約,市場焦點將會轉到意大利身上。
不過,標普認為意大利唯一的優點在於企業及家庭的負債資產表相對上較強,所以相比其他南歐國家,意大利政府較容易向國民集資,亦較容易循序漸進地推行財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