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出書 讚全球一體化住重慶大廈光宗耀祖

中大教授出書 讚全球一體化
住重慶大廈光宗耀祖

【專題報道】
尖沙嘴重慶大廈表面像龍蛇混雜,藏污納垢,卻是背包客聖經《LonelyPlanet》推介的香港旅遊點。中文大學人類學教授麥高登用四年時間,研究重慶大廈的人和事。他跟那裏的印度人回鄉,原來住過重慶大廈,在當地是光榮事。麥高登把一個個離鄉別井的故事輯錄成書,希望洗脫大家對重慶大廈的誤解。
記者:袁慧妍

麥高登說,重慶大廈1961年落成,當時是高檔的商住大廈,曾發生多次火警,八、九十年代聚集不少黑社會分子,近年又有大量南亞裔及非洲人聚居,給人感覺好像環境複雜,「港人近年富有起來,對發展中國家有誤解,正如港人不喜歡內地人一樣」。
麥高登93年曾住重慶大廈,不少印巴、非洲等地的商人買賣電話、手錶、電子零件。他形容,重慶大廈是「低端全球化」發源地,觸發他開始研究,「世界各地沒有一個地方如重慶大廈一樣,擁有真正全球一體化,重慶大廈鄰里關係緊密,不同國家的人都可以由敵人變為朋友」。
重慶大廈現居約4,000人,主要來自非洲及南亞。為追蹤他們的故事,麥高登每星期兩晚在大廈居住。最初他感害怕,但從未遇過嚴重罪案,最多只是賣假電話、假錶,知道有人吸毒,性工作者也在此謀生,但這些沒影響其他人生活。
在重慶大廈住下來,文化差異反令麥高登啼笑皆非,「我曾與年輕女子吃飯,是正常社交活動,我太太也知道,但重慶大廈的巴基斯坦籍伊斯蘭教徒卻把我誤會,晚上有8個伊斯蘭教徒冒稱警察要查房,想知道我是否帶女子上房,要把我教訓一頓,結果當然撲空!」

08年重慶大廈的非洲及南亞商人齊齊圍觀北京奧運直播。

沒有生意時,商戶就會聊天,偶爾談談家鄉事。

大廈內有各式南亞美食,南亞人在此感受到家鄉情懷。

多部閉路電視監察大廈每個角落,賊人要犯案也難逃法眼。
黑白圖片

商人還錢多送「名錶」

他又曾跟印度籍商人返回家鄉,其家人得知商人住在重慶大廈,竟與有榮焉。有一商人周轉不靈,向他借3萬元,承諾半年後清還,半年後商人履行承諾之餘,更附送「勞力士錶」一隻,「當然是翻版貨,哈哈!」
麥高登把這些小故事結集成書,名為《世界中心的貧民區︰香港的重慶大廈》,希望一洗人們對重慶大廈的誤解。

《世界中心的貧民區:香港的重慶大廈》提供圖片

商人在重慶大廈大批入貨,把電話、電子零件等產品一箱箱運到非洲拉哥斯。

有商人售賣長途電話卡,讓住客及旅客致電回家。

各樓層有不同的賓館,單人細房每晚最平只需約100元。